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一(6)班。一位是陈梁凯同学。陈梁凯任班级数学课代表一职,品学兼优,学习认真,做事一丝不苟,考试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他有一股不畏艰难的精神,喜欢钻研数学难题,遇到难题时,问老师,教室中总能看到他勤奋的身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他的座右铭。希望陈梁凯同学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另一位是孙沁冉同学。 孙沁冉同学是生物课代表。真诚友善、乐于助人、品学兼优。学习上,她认真刻苦,敢于钻研难题,大小考试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文体活动中,她奋力拼搏,运动会上夺得了多块奖牌。希望孙沁冉同学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做颗闪耀的中华之星。


出旗


升国旗唱国歌,少先队员敬队礼
老师们,同学们,明天我们就要迎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想来同学们的此时此刻的心情是紧张的、忐忑的,亦或是期待的。期中考试是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阶段性检验,是我们继续努力前行的重要里程碑,所以考前、考中和考后的心理调整显得更加重要。下面是学校心理教师张雯老师来说说如何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
从“心”出发,轻松迎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明天就是期中考试了,不知道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准备的怎么样呢?期中考试是对我们半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我们意志力、心态和情绪的一次挑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期中考试。
在心理课上,老师曾经对很多同学做过一个有关备考状态的小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考试前你觉得压力大吗?”让老师感到欣喜的是,大部分同学都会表达自己能感到的压力值在4-7分之间,也就是中等强度的压力。这也让我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内心的能量,你们的承压能力远比你们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大。事实上,临考前感受到各种压力,是因为自己对考试有期待,这是每个同学都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兴奋状态,提高注意力,使思维能力高速运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考试效果。所以同学们大可以转变心态,把对“结果的执着”转换为对“当下过程的享受”,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把该拿和能拿的分拿到,相信自己、稳定高效。
考试的几天里,同学们还要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如果感觉自己的状态不错,那就好好的给自己点个赞,保持这样的状态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让自己能量满满。如果感觉自己有点慌乱,也不需要否定自己,可以积极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中低强度的运动、听音乐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稳定下来。考试期间的睡眠也非常重要,睡好了,第二天考试才会有精神。所以晚上不要复习的太晚,适当的早点上床休息。如果实在睡不着也不要逼着自己入睡,可以适当做一点让自己放松的事情,让大脑放空,身心就会慢慢的安定下来。
考试中,积极稳定的心态也同样重要。当你在考场中遇到没有把握的题目的时候,一定不要在这道题目上停留过长的时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不断累积焦虑情绪,让你大脑的思维效率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果断暂停,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开始,重新让自己的情绪回到一个良好稳定的状态。等把所有有把握的题目做完后,你就可以相对轻松的回去再思考这些题目,挑战自己。
同学们,期中考试固然重要,但考试结果只是评价我们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成绩的起伏是动态的,也是随时可以变化的。所以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大家都要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为了帮助大家学会更正面、积极的面对考试及结果,学校将推出一档全新节目“老师说”“家长说”,我们都来听一听我们喜爱的老师和我们的父母对学习和考试的看法,听听他们对困难的理解和解读,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同学们,考试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点。我们需要在战略上就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努力把握成长的每一个当下,你就会看见自己的进步。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张雯老师发言
同学们,正如张雯老师所说:“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因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追求进步,梦想就一定会实现。”同学们,期中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请大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常作息,保持充沛的体力,迎接明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