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晚报:竞赛尖子生拒绝智能手机
“华星班”是中华中学与如皋中学合办的,汇集了全校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庞亦杰就是其中之一。在班里,这个男孩儿有两个外号:因为屡次在物理、生物竞赛中获奖,他被称为“学霸”;又因为他坚持长跑,接连在校运会、区运动会比赛中获奖,同学们送他外号“体霸”。说到竞赛获奖的秘诀,庞亦杰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达成目标。”
超强的领悟力
理科概念不能靠死记硬背
实验大赛南京市一等奖、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江苏省二等奖、江苏省力学邀请赛一等奖……翻开庞亦杰的简历,你会发现,他参与学科竞赛的经历十分丰富。“小学时候看过《时间简史》,自此对物理特别感兴趣。”
庞亦杰告诉记者,有些人看这本书觉得“烧脑”,智商不够用,看不完就放弃了,“书中说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能够理解。”
庞亦杰对生物的兴趣与从小耳濡目染有关,由于爸爸在大学教生物,维生素、DNA成为父子俩吃饭时的闲聊话题。
“班上比我厉害的人很多,我的成绩总体只能排在中上游。”庞亦杰谦虚地告诉记者,不过,单看他的物理、生物成绩,在班上属于拔尖的。“物理随堂测验,许多同学只能勉强做完,我还有剩余时间,可以用来写作业。”庞亦杰说说,生物满分120分,庞亦杰一般能考到110多分,而班级平均分在80分左右。
庞亦杰还有个外号叫“庞跳杰”,因为他做题时思路比别人思路清晰且速度快。庞亦杰的心得概括起来就是:学得活、想得深。庞亦杰分别举了个例子,例如物理,前段时间学的楞次定律,它是说物体的磁动量改变会导致它产生对应的感应电流,很多同学记不住。“其实可以这么想,一个线圈,想要保持扎进去的磁感线根数不变,当他的磁动量变化导致磁感线变化的时候,它会自己产生电流,把这个变化抵消掉。”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记住这个定律。
再说生物,“学一个知识点,我会往深处挖掘。”庞亦杰说,课本说DNA是遗传物质,我会考虑基因变异有多少种情况?本身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遇到这些问题,我就去请教我爸,他会给我讲讲,找些大学教材给我看,“了解得更深,再看学校的题,就很简单。”
足够的自制力
不懂“跑男”不用智能手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庞亦杰的手机是老款的2G手机。“这手机还是2008年买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外加挂个QQ。”为什么庞亦杰没有换个时下流行的小米、三星甚至苹果?
“我们家还专门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呢,结果是大家一致决定不需要换。”庞亦杰笑着向记者解释,起初是妈妈考虑要不要换,爸爸的意见是以学习为重,不要太追求物质,“后来我想想,觉得还是不要换。”在庞亦杰看来,虽然自己自制力挺强,但不能完全保证用智能手机后自己不会沉湎于一些娱乐活动。庞亦杰的妈妈介绍说,儿子不想换手机的原因是,为了从客观上给自己一个限制。
不仅拒绝智能手机,庞亦杰还不玩游戏,不看电视。“我有个平板电脑,但基本用来查资料、看新闻。”在同学之间刮起流行旋风的“跑男”等电视真人秀庞亦杰都没看过。“‘跑男’是什么我至今没搞懂。”庞亦杰曾经问过同学,但大家的反应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后来我索性就不问了。”庞亦杰有点自嘲地说。
在庞亦杰看来,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多少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爸爸妈妈很踏实,他们也很少看电视,尤其是爸爸,他基本上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上。”庞亦杰的妈妈介绍说,他们父子俩很有意思,休息天,一人一个书房,互相不打扰。“他爸爸的理念是,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庞亦杰妈妈说,他爸爸更多的是以身作则,给孩子影响力就够了。
严格的执行力
每天坚持跑步拿下1000米冠军
表面看起来,庞亦杰很文静,“运动细胞”不突出。其实,他在今年连续摘得校运会男子1000米冠军、建邺区运动会男子1500米第二名,是同学们口中的“体霸”。“上初中的时候,体质很差,每年都要因为感冒发烧进医院。”庞亦杰锻炼的初衷是为了增强体质。没有专业老师的辅导,他上网查资料,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锻炼计划。
“每周五放学,我就会骑车到南大,绕着操场跑圈。”庞亦杰说,初一跑1000米,班上三分之二的同学可以把我“甩掉”。后来,锻炼效果逐渐显现,“到初二下的时候,还是跑1000米,我可以领先别人半圈。”
高中住校后,庞亦杰没有放弃锻炼计划,除了参加学校早晨的跑操,晚上他还给自己“加餐”。据庞亦杰说,每天晚上5:30到6:30,是住校生洗澡吃饭的时间,“我一般先跑个2000米再去洗澡,不跑步的时候就和同学打打篮球。”
庞亦杰还讲了个有趣的故事,一次体育锻炼课,他在QQ空间发起集赞,集到40个赞,他就跑一节课,后来真的集到了,“我真的跑了一节课,估计有8公里。”庞亦杰说。一次挑战,暴露了庞亦杰的跑步特长。校运会,他代表班级参赛,拿了冠军。“比赛前,我买了钢板,绑在小腿上,每天4公斤负重跑。”庞亦杰执行得很认真,为比赛还改变了自己的饮食搭配,“每天早上加个鸡蛋,补充蛋白质,减少油脂摄入,每天吃八成饱。”庞亦杰说,这么做是为了减少因身体原因导致的比赛发挥失常。
庞亦杰说,自己不看电视、不玩游戏,每周去南大跑步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是“用身体上的疲惫换精神上的放松”。庞亦杰还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说明,体质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就拿引体向上来说,我开始只能拉几个,体质测试及格是7个,我先从俯卧撑练起,锻炼上肢力量,前段时间的测试中,拉了19个,是成绩最好的。”
学神感言
习惯充实的生活 就不觉得苦
竞赛奖一个接一个,庞亦杰并不把它归功在天赋,“为了比赛,肯定要做题。”庞亦杰说,就拿他参加的力学邀请赛来说,好多参赛者都是高二学生 ,而他参加比赛时才高一。“竞赛涉及的知识点很深,像动能、动量这些知识点,我都要自学。”为了继续备战物理竞赛,庞亦杰报了培训班,每周末都要上课。
除了竞赛,庞亦杰还有个更大的目标,考中科大少年班。“我的思维比较跳脱,去中科大可能比较合适。”只不过,这样一来,庞亦杰的休息时间所剩无几,但是他并不觉得苦,也从不叫累,反而喜欢这种充实的生活,“可能是我心里有一股责任感,想要达到目标就要付出努力。”庞亦杰轻松地说,既然我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家长心得
孩子学习 要摒弃功利目的
庞亦杰热衷物理、生物,他的妈妈其实有过担忧,“毕竟现在的高考模式以语、数、外为主,很多学生不那么重视选修科目。”庞亦杰的妈妈说,我们曾想过,是不是劝他不要花太多时间在物理和生物上,后来又觉得既然他有这个兴趣,就不要太功利,所以,支持他周末去上物理竞赛课。
庞亦杰的妈妈告诉记者,她负责孩子的生活,他的爸爸负责学习,而爸爸的态度很随和,不会过多地管教儿子。就拿住校这件事来说,“我一开始还有点犹豫,孩子爸爸特别支持。”
庞亦杰的妈妈说,现在回头看看,他爸爸是正确的,住校确实锻炼了儿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时间观念,甚至,孩子每周回家,话都变多了,愿意和我们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小档案
姓名:庞亦杰
生日:1999.05.13
学校:初中,宁海中学分校;高中,中华中学
爱好:物理、生物、长跑、摄影
荣誉:
“星光杯”学生实验技能大赛鼓楼区第一名,南京市一等奖
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江苏省二等奖
江苏省力学邀请赛一等奖
第30届建邺区运动会男子1500米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