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中学·志在中华 >> 廉政网站 >> 清廉人物 >> 正文

中国当代廉政人物

作者:中华中学    发布时间:2021-3-21    阅读次数: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共一大代表。后历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开创了共和国风清气正的新时代。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曾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周恩来一生谨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楷模。

刘少奇(1898--1969),湖南省宁乡县人。曾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刘少奇党性修养极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批评,勇于自我批评,清正廉洁,家风勤俭,是党内外公认的楷模。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曾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总书记,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了全面论述,明确了反腐败斗争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严肃纪律等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的指针。

胡耀邦 (1915--1989),湖南省浏阳县人。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组织部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等职。胡耀邦是反腐廉政的模范,曾下令搜查某政治局委员家,反腐震动中南海。胡耀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铁面无私,为全党干部树立起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李先念(1909--1992),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军政委,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南局副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李先念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是党内廉政的榜样。

林伯渠 (1886--1960),原名祖涵,号伯渠,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人。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总供给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林伯渠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上下平等,官兵一致,没有薪俸,简政爱民,被民主人士称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

朱 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1909--1976),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他对新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仅领导和开展了中纪委的组建工作,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而且还从理论上分析了建国初期腐败现象滋生的主客观原因、表现,并提出了加强廉政建设的几个重要原则和工作方法。

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今红安)人。历任中华苏维埃政府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董必武是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二任书记,在理论、体制、工作程序诸方面加强了纪检监察工作,为新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 云(1905--1995),江苏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 原名廖陈云。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中央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东北局副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针对十年动乱造成的党风廉政建设严重破坏的复杂形势,陈云亲自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等至理名言。陈云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拨乱反正,拓清风气,开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陶铸(1908 -1969-),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湖南祁阳县人。曾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陶铸工作异常艰难,他坚持原则,刚直不阿,竭尽全力协助周恩来同志支撑大局,努力保护老干部、党外人士和受害群众,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勉力维持全国工农业生产的运转和交通运输的通畅,尽量减轻损失。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是进行革命理想道德情操教育的好教材。他的诗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是他本人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