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培本明方向 德润校园启新程 ——高中部顺利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佚名
秋风送爽,新程开启。8月31日上午,我校在兴隆校区阶梯教室二隆重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李兵、校长朱征出席会议,全体德育干部、班主任及生活老师参会。本次会议由德育处主任戴俊主持,议程围绕校园安全、班级管理、活力校园课程建设、新学期德育工作解读及要求等多项内容展开,为新学期德育工作明确方向、凝聚共识。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总务处副主任刘培培就校园安全管理进行详细解读。刘主任从进校人员管控、学生请假规范、用电安全、外卖快递管理、防诈骗宣传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重点强调了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发热学生管理、通风时间安排、因病缺勤上报机制等,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会议第二项议程由兴隆校区高二年级组长于金霞老师分享了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她提出本学期将围绕“强化规则意识、凝聚育人合力、营造班级文化、促进个性发展”四大目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日常规教育、教师-家长-班委三方联动、主题班会与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推动班级管理精细化、人性化。
会议第三项议程由兴隆德育处副主任张笑暄对“活力校园”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汇报。上学期两校区开设数百个社团,涵盖体育、科技、艺术、学科等多类。本学期将继续以体育、科技类社团为重点,鼓励学生自主创建社团,班主任需积极动员、关注参与情况,助力学生发展特长、锻炼能力。
会议第四项议程中,德育处濮阳康和主任对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进行了系统解读,涵盖常规教育、品格提升工程、德育队伍建设以及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他特别强调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通过“一对一”谈心、家访和心理委员反馈等机制,全面掌握学生状态,及时识别和干预风险因素,积极营造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常规管理方面,濮阳主任指出要重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仪容仪表规范;持续推进一日常规教育,严肃整治迟到、就餐无序等现象;进一步规范请假制度,严格审核学生病假等事宜。本学期还将通过德育“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德育例会与沙龙、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多种途径,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
此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学校将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并有序推进国家公祭日朗诵、体育运动节和科技文化节等品牌项目。濮阳主任希望班主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认真落实市中小学“心理关怀十二件事”,全面排查和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筛查与多方面帮扶工作。
针对开学报到,他提醒各班关注未按时报到学生,做好入学常规教育;注意当天17:00-17:30进行晨会和课间操队形彩排;晚间安排高三学生优先就餐,实行错峰用餐;提前开展开学典礼相关纪律教育,并组织检查教室环境安全及物资准备情况,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启。
随后,戴俊主任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80 年前,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生动教材。新学期,希望各位老师能结合这一重要纪念节点,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会议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周立新对新学期德育工作提明确要求。他提出新学期班主任应具备四项核心能力要求,分别为“洞察力、行动力、表达力、感召力”。
在洞察力方面,班主任需多角度观察、深入分析教育对象与教育形势,做到准确判断、科学预测并及时行动。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思维发展与动手能力,结合我校“科学高中”的办学定位,同时密切留意学期时长调整和学校制度作息变化带来的影响;行动力体现在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能力中,包括活动方案设计、与学生有效谈心、凝聚各方教育力量以及合理规划工作清单等具体任务;表达力是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言传身教”中的“言教”:语言应当生动鲜活、幽默含蓄、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切忌发号施令、陈词滥调或语气冰冷粗俗,以免对班级氛围、学生成长和家校沟通造成负面影响;感召力要求班主任能够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以最佳状态给予有效引导。周书记以上一届优秀班主任为例,提到其在高三学生迷茫徘徊、文科女生受挫自我否定、大考前后学生情绪敏感或冷漠等情况下,均能积极介入并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感召力的生动体现。这种力量贯穿于日常的言传身教之中,持续而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状态。
本次会议内容务实、安排紧凑,为新学期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德育同仁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保驾护航。
关注“中华中学”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