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穿越时空的结核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龙婷婷

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一(2)班。一位是许愿同学。许愿同学任语文课代表,曾荣获“卓越学子”和校三好学生称号,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勤勉踏实,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心中的榜样。 她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帮助同学答疑解惑,用细心和热情为集体贡献力量。 她深知“升旗手”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希望‌这份使命感继续激励许愿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朝着火热的太阳书写更加灿烂的青春华章!

  另一位是江和兴同学。江和兴同学任班级体育委,曾获“校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新生军训中,他作为班级旗手,军纪严明、以身作则,成为了“优秀学员”。他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在班级体育纪律、队伍风貌整顿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江和兴同学在学习方面表现优异,曾取得“双英口语竞赛省一等奖”、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希望江和兴同学在中华中学的赛道上继续保持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勇往直前,永争第一。


IMG_20250324_084943.jpg


IMG_20250324_085331.jpg

出旗


IMG_20250324_085447_1.jpg


IMG_20250324_085505.jpg


IMG_20250324_085512.jpg

升国旗,唱国歌,少先队员敬队礼


 老师们同学们,晨光初绽,春风轻拂。此刻,我们共聚中华中学大操场自由的呼吸,但,你是否想过——这份寻常的“呼吸自由”,却是人类与结核病抗争千年的战果。今天是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下面由中华中学初中部陈传妍校医,做今天的国旗下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晨光破晓,春意盎然。今天,我们站在三月的清风里,共同凝视一个跨越千年的生命命题——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请允许我以《穿越时空的结核病》为题,带大家踏上一段从文学悲歌到科学荣光的史诗之旅。

翻开泛黄的书页,那些被结核病浸染的文学剪影依然触目惊心。这个曾被称为"十痨九死"的古老疾病,在曹雪芹的墨香里,在鲁迅的笔锋下,刻下了太多令人心痛的印记。这些文学经典背后,是结核病肆虐千年的残酷真相。          

我想起《红楼梦》中那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潇湘馆轻咳着掩帕低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      (见大屏幕).......      那时,一咳一血皆是绝症的符号。这位才女最终被肺结核折损了风华。

而在鲁迅的《药》中,华老栓攥着浸透鲜血的馒头踉跄归家时,他以为握住的是希望,却不知那是愚昧与苦难的共生体。人血馒头背后,不仅是封建迷信的荒诞,更是旧中国医疗体系崩塌的缩影。正如显微镜终将照见真相,历史的车轮也必将碾碎蒙昧。

1882年的柏林实验室里,罗伯特·科赫的显微镜对准了人类文明的宿敌。当第一簇结核杆菌在染色剂下显露真容时,这场持续千年的“盲战”终于迎来转机。那些细小的杆状微生物,不再是飘渺的“瘴气”或“命数”,而是可以用科学利剑直指的敌人。

但发现病原体只是第一步。结核杆菌狡黠如幽灵:它能潜伏数年伺机而动,可借飞沫穿越人群,甚至对药物产生顽固耐药性。面对如此强敌,科学家们用13年光阴铸就盾牌——1921年,卡介苗的诞生为新生儿筑起第一道防线。同学们,请举起手臂看看那个淡去的疤痕,那不是普通的疫苗印记,而是人类文明在皮肤上镌刻的胜利徽章。

今天,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战局时,更需清醒认知:这场战争远未终结。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全球仍有1060万人罹患结核病,其中青少年占比持续攀升。当我们惊叹于CT扫描取代了“望闻问切”,当分子诊断技术可在2小时内锁定病原体时,结核病却以耐药菌株的形式发起反扑——这是科技与疾病进化的生死竞速。

我们的防线在哪里?

在实验室:中国科学家正研发纳米载药系统,让药物像“智能导弹”精准打击病菌;在校园里:保持教室通风、咳嗽礼仪、强健体魄,每个人都是防控网络的节点;在心灵深处:破除对结核病人的歧视,让科学精神取代谈“核”色变的偏见。

同学们,当我们凝视历史时,历史也在凝视我们。那些文学经典中的血色泪痕,那些实验室里不眠的灯火,最终将使命传递到我们手中。这使命不仅是勤洗手、戴口罩的健康习惯,更是以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文明担当——正如百年前“人血馒头”的悲剧源于无知,今天的我们更需要用科学思维武装自己:

当社交媒体出现“偏方治结核”的谣言时,我们能否像科赫审视显微镜般审视信息真伪?当同学持续咳嗽时,我们是否能摒弃异样眼光,给予关怀并建议及时就诊?

同学们,从黛玉咳血的手帕到基因编辑技术,从人血馒头的荒诞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医学的飞跃,更是人类文明的觉醒。此刻,让我们郑重的许下誓言:愿做科学精神的火种,让理性之光照亮每个角落;愿为健康中国的基石,用知识铠甲守护生命尊严。

看,教学楼的玻璃幕墙正折射出璀璨光芒,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希望。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IMG_20250324_085642.jpg

陈传妍校医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防治结核病不仅是医生的职责,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每一次开窗通风、每一句提醒咳嗽掩口的善意,都在为这场千年战役注入力量。让我们共同珍爱生命,科学防护;拒绝歧视,传递温暖;以青春之光,照亮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