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校区】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6周年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6)班的包学元,很荣幸今天由我来担任这次集体晨会的主持人。

image.png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4)班。

image.png 

升旗手: 裴富轩同学

裴富轩同学在班级担任数学课代表一职,在学习上他勤奋刻苦,认真完成作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好帮手。在业余时间,他会写书法来陶冶情操。他的座右铭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会更上一层楼。

升旗手:乔畅同学

乔畅同学在班里担任化学课代表一职。在学习上,她认真踏实,善于提问,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生活上,她积极乐观,认真度过每一天。她的兴趣爱好广泛,平日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她的座右铭是:“言,身之文也。”

升旗手介绍完毕!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立正!(起立)

image.png 

image.png 

升国旗、唱国歌 !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76年前,一道雷霆万钧的命令,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中华民族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春天!本周三,2025年4月23日,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6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渡江胜利纪念馆公共服务部讲解员房菁女士为我们作晨会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image.png 

image.png 

讲解员房菁女士发言

image.png 

张海宁副校长为房菁女士颁发校外辅导员证书

前辈们用鲜血与豪情换来今天的国泰民安,新时代的我们,既是今天的新一辈,也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在新时代的渡江战役中,奉献、创造、开拓。在本周三即将举行的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6周年升国旗仪式上,我校朗诵团再次接过南京市诵读《渡江战歌》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南京市中华中学

2025421

1:渡江胜利纪念馆公共服务部讲解员房菁女士发言稿

陶迅的绝笔家书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份家书。这份家书,字迹工整,感人至深。它的作者,就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壮烈献身的24岁南通籍烈士——陶迅。今天,我就为大家讲一讲他的故事。

陶迅原名李鼎香,生于1925年4月,儿时在南通唐闸长大。1944年6月,经堂侄李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陶迅在学校内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日伪注意,经党组织安排,高三还没读完的他于1945年4月撤出南通城,分配到盱眙县的华中建设大学新闻训练班学习,并改名为“陶迅”。“陶”是他病故生母之姓,“迅”是其崇拜的鲁迅之名。1946年,陶迅到新华社24支社工作,随军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淮海等著名战役,采写了许多战地新闻和火线通讯。

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发展,我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全国胜利进军。在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陶迅怀着十分振奋的心情,给分别多年的父亲写下了这封3000多字的长信,抒发自己参加革命的实际感受。在家书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浓浓牵挂与思念,他这样写道:“我在部队里生活很好,伙食也比过去在家中或是在学校要好得多,这完全是真心话,希望家中不要挂念,也不必要寄钱。父亲年纪大了,可多多补养身体。目前一切为了战争取得全国革命胜利,许多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捐献了自己的躯体,所以我们在外也无法照料家庭,在最后胜利即可达成,届时我当返家看望。”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当天深夜,陶迅所在的新华社24支社和火线报社的同志们,同乘一条渡船紧随部队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岸过江。当船抵达目的地安徽铜陵附近的渡口时,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不小心踩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刹那间陶迅及许多战士被弹片炸伤。其中伤势最重的陶迅腹内嵌进了一块弹片,鲜血不断涌出。他不顾疼痛,仍然捂着伤口努力跑向前线,直到失血过多,体力不支,才硬是被战友们抬上了担架。由于弹片嵌得很深取不出来,医院救援条件有限,根本做不了手术。陶迅强忍着剧痛,始终没有哼过一声。第二天,入党介绍人李干赶来看望陶迅,弥留之际的陶迅撕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对李干说道:“给你留个纪念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断断续续地问:“我能不能算完成任务?”陶迅撑着最后一口气,颤抖着双手掏出口袋里仅有的生活津贴费,嘱咐李干:“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把我的一切都交给党吧。”随后大量鲜血从他的口腔和鼻腔猛烈地喷出,陶迅陷入昏迷,李干等战友连声喊他都没有反应。

就这样,陶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4岁。 他在家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共产党的军队和过去任何一个旧的部队完全不同,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与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是最公正无私的,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参加共产党都是最优秀的人,这也是您儿子的毕生所求!”

这封绝笔家书,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诉说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反映了陶迅烈士积极支持家人投身革命的伟大情怀,令人潸然泪下。家书的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模糊,但历史却不能被淡忘。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由许许多多像陶迅这样的英雄用热血换来的。他们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成了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