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二(3)班。一位是赵东霖同学。赵东霖同学任班级体育委员,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他思维敏捷,对知识充满渴望;热爱运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面对学习与生活。在“希望之星”演讲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省级决赛金奖徽章。他的座右铭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希望赵东霖同学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在逐梦路上勇往直前。
另一位是夏知禾同学。夏知禾同学任信息委员,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他热爱运动、阳光开朗,喜欢在操场上奔跑,挥洒汗水;他也喜欢阅读,从书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他尽心尽力地协助老师完成各项任务,是老师的好帮手。“汗水浇灌梦想,拼搏铸就辉煌。”是他的座右铭,希望夏知禾同学继续用这句名言激励自己,用汗水和努力书写青春的华章。


出旗


升国旗唱国歌,少先队员敬队礼
老师们同学们,本周初一初二的同学将迎来期末考试,初三的同学将奔赴中考考场。这场无烟的战争是自我挑战的机会,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在这重要的节点,不仅仅需要知识的储备,更需要心理沉着与合理的作息安排。今天由中华中学高中部南京市高级心理辅导师孙卫巍老师做今天的国旗下讲话。
自信备考,从容应考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华中学高中部的孙卫巍。很荣幸、也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聊聊天。现在正值初夏时节,阳光恰好,微风不躁,正如戴复古的诗中所描述的“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或是王安石眼中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世界万物都在大自然的节律下努力生长,开花结果。于大家而言,随着学期接近尾声,初三小朋友的中考、初一初二小朋友的期末考试也即将来临。今天,我想和大家深入探讨如何正确看待考试,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应对考前情绪,助力大家在考场上展现最佳状态。
面对考试,产生紧张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度的紧张能让我们保持专注和动力。我们要做的,是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积极应考的能量,而不是让它成为阻碍。
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知道,考试焦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认为,悲观的人对失败的解释与乐观的人有所不同。悲观取向的解释形态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时间维度上,悲观的人把失败解释成永久性的,如果一次任务失败了,他们倾向于认为今后所有的任务都会失败,自己没有学习的潜力,无论如何都注定考砸;而乐观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这次考试失利是暂时的,只要及时调整,下次仍然还可以考好。第二,从空间维度上,悲观的人把失败解释成是普遍发生的,如果这个学期的英语考试失败了,会倾向于认为语文、数学和物理都会考不好,认为会在所有考试中都失常,全盘否定自己;而乐观的人则将失败具体化,认为英语没考好说明英语是自己的弱项或者英语考试的临场发挥失常,与数学和物理无关。第三,悲观的人倾向于将失败解释为个人原因,认为只有自己对失败完全负责,别人都能把事情办得很好,都能正常地发挥,只有自己水平不够、能力不行、方法不懂,自己是一个糟糕倒霉的人,不配做成功的事情;而乐观的人则认为失败虽然有个人原因,但有时一些无法抗拒的因素也影响着成败,自己仍然是有能力的。
而以上三种悲观者的心态,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或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透顶,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极其可怕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可是,这些认知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考完试,无论结果如何,太阳依旧每天照常升起,你依然将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依然可能在人生的下一次考试中成功,你依然值得被爱。
其次,如果你确实担心自己出现过度的紧张或焦虑等情绪,或许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 建立更多的自信心。能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信心高的人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自信心低的人,所以,对自己保持充分的信心是考试成功的有利保障。考前可以经常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我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一定能行”。
2.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度重视考试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这将影响考前的情绪。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能不能考上”、“考不到xx分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不要想得太多,而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当中去。要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考试结果为中心。不要过多地关注周围人的言行,父母的期待,老师、同学的目光也许在日常中是我们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但在面临考试的时候,这些动力也会变成压力,此刻需要暂时“忽视”他们的期待和想法,尽力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战斗即可。
3. 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在考前,不仅对应考科目的内容做充足准备,还要有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做好考试细节的准备,如:提前熟悉考试环境、牢记考试时间,带好考试相关用具等。注意身心劳逸结合,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同学没有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适当娱乐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止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同学们,考试既是一次过程性的挑战,更是一次成长的机遇。希望大家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复习备考,预祝大家成功!
谢谢大家!

孙卫巍老师发言
同学们,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是过往学习的总结,也是下一征程的新起点,请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科学安排作息,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最后预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发挥出色,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