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校区】“赓续英雄薪火 勇担时代使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16班的侯灿,今天的晨会由我来为大家主持。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二12班。

升旗手 吴梓裕 同学

他曾获三好学生、管理之星等荣誉称号。他积极向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追求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儒雅通达的现代人。

升旗手 潘若璇 同学

她曾获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她团结同学、对待学习认真。她坚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升旗手介绍完毕!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立正!

出旗!    

 

升国旗、唱国歌 !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礼毕,稍息!

同学们,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历史的烟云,不会湮没英雄的身影;时代的江河,永远奔涌着精神的回响接下来让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张天宇老师作国旗下讲话,带领我们一同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感悟英雄气概。

 

感谢张老师的发言!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传递到我们手中。那份“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那种“钢少气多”的惊人意志,正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时需要延续的精神血脉。愿我们都能从英雄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真正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晨会到此结束,请老师们先退场,同学们按早操队形有序退场。

附张天宇老师发言稿全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迎着晨曦,心中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波澜。前段时间,我们共同观看了气势恢宏的九三阅兵,先进的武器装备、整齐的受阅方队,无不彰显着国家的强盛与军威的雄壮。然而,在那些钢铁洪流之外,有一个镜头,以其独特的温柔与沉重,深深烙印在许多人的心中——那是一双安静放置在战车车舱里的、崭新的皮鞋。

这双皮鞋,穿越了七十三年的烽火硝烟,诉说着一个关于青春、梦想与牺牲的悲壮故事。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52年10月14日,那个被炮火染红的日子。在朝鲜半岛一个名为上甘岭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一场举世震惊的战役打响了。43个昼夜,敌人发动了678次冲锋,倾泻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了5000多枚炸弹。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化为齑粉。但就是在这样一片被钢铁和烈火反复耕耘的焦土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将士们,用他们年轻而顽强的身躯,像钉子一样牢牢铆在了阵地上,铸就了祖国最坚硬的脊梁。

在这群最可爱的人中,有一位名叫孙占元的年轻排长,时年27岁。他心中怀着一个朴素而美好的愿望:“等抗美援朝胜利了,要买双皮鞋去天安门照个相。”这简单的憧憬,是那个年代无数青年对和平生活最真切的向往。然而,战火无情。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在反击597.9高地的战斗中,孙占元双腿被炸断,他忍着剧痛爬行指挥,在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他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那双他梦想中的皮鞋,终究未能穿在脚上走去天安门。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被追授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七十三年后,在九三阅兵的盛典上,“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的官兵们,以他们独有的浪漫方式,替老排长圆了这个梦。他们将一双崭新的皮鞋,庄重地放入战车车舱,带着它,也带着老排长和无数先烈的英魂,一同驶过天安门广场。这一刻,历史的回响与当下的荣光交汇,无声,却震耳欲聋。

同学们,孙占元烈士的故事,是上甘岭精神的一个缩影。在志愿军的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这是一种怎样的英雄气概?这就是“钢少气多”的生动诠释!当时,我们的国家刚刚从废墟中站立,百废待兴;我们的军队,装备与强敌相比悬殊巨大。面对烧到鸭绿江边的战火,面对强敌的三面威胁,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远见,是“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让无数像孙占元一样的青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血肉之躯,为我们赢得了立国之威,换来了宝贵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硝烟散尽,英雄长眠。但上甘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里。我们无需再以身躯堵枪眼,以手雷与敌同归于尽。但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纪念英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铭记,是传承,更是行动。

我们铭记,铭记那段峥嵘岁月,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我们传承,传承那种“钢少气多”的志气,那种为了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

而我们的行动,就在当下,就在这片书声琅琅的校园。对于高中生而言,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投身于国家未来的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我们手中的笔,就是新时代的“武器”;我们汲取的知识,就是未来建设国家的“钢铁洪流”。我们要学习先烈们那种“钉钉子”的精神,将钉子钉在学习的阵地上,不畏难题,不惧挑战,夯实基础,追求卓越。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将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同学们,让我们从先烈的事迹中汲取磅礴的力量,让上甘岭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