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扬中华精神,做栋梁之才。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中华的高三学子们已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下了句点,各自怀揣着梦想奔向美好的未来。空旷的高三教室里,学长学姐们奋战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们用不懈奋斗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中华的莘莘学子勇往直前。
那么,作为中华学子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不断完善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发扬中华学子的奋斗精神,成为栋梁之才呢?
首先,我们要有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钟表店里,有两只旧钟"滴答" "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做父亲的旧钟对新组装成的小钟说:“来吧,孩子,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不等你走完 3200 万次,恐怕你就会感觉吃不消了。”“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我可办不到,绝对办不到!”另一只做母亲的旧钟急忙安慰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摆一下就可以了。” “摆一下?这太简单了!”小钟说,“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一年过去了,它在不知不觉中摆了 3200 万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许多时候,是太大的目标、太长的路途让我们倦怠和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其实,我们只要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努力达到小目标,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比如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为自己制定每天、每周、每个月、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像这样井然有序,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渐入佳境。每一天的积累与进步,会慢慢积淀成我们更进一步的基础与信心。厚积而薄发,最终将促成质的飞跃。法国的戴高乐曾说过:“目标已经在望。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遭受一些痛苦是值得的。在这以后,我们将会飞得更高,更远,更有力。”目标的确定,也正是我们学习动力的来源。
其次,通往目标与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泥泞,但我们决不能就此放弃。要想时刻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很是关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苦有乐,我们应该从中发掘出“乐”的部分。每当我们为了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但一瞬间有了思路时,“乐”从思考中来;每当我们对大千世界的了解又多了一些时,“乐”从知识中来;每当我们在不懈努力之后,终获荣誉时,“乐”从收获中来。在“乐”中学习,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我们在通往目标的险路上拥有战胜一切的动力与勇气。
六月,第一场洗礼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中考,初三的学子们将在考场上经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希望你们能够将不懈奋斗的中华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充分准备,沉着应战,向自己,也向母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准高二、准高三的同学们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我们在为初三学子们加油助威的同时,也应以同样的热情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同学们,让我们携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朝着我们的目标进发。在青春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扬中华之精神,做国家之栋梁!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