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学生品读名著暑期征文获奖结果公布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2011级学生品读名著暑期征文获奖结果公布

    名著具有极高知名度和艺术价值,包含永恒主题和经

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广泛流

传。

    中华中学2011级学生暑假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

召,读名著,品名著。开学后在德育处和班主任老师

的组织下,各班级学生踊跃提交征文。经评委公正评

比,现将征文比赛获奖结果公布。   

    希望全体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要忘记多读些

名著,多读些经典,去领略文学的魅力,感受文化的

力量,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2011级学生品读名著暑期征文
                                      获  奖  名  单
                                 一         等        奖
班级姓名班级姓名班级姓名
高二1祈慕尧高二4顾子嘉高二6顾志浩
高二9杨  臻高二11侯雨婵高二12梁沁玥
                                二         等        奖
班级姓名班级姓名班级姓名
高二1王欣怡高二2聂  欣高二3陈  怡
高二4林榕天高二5秦  阳高二6李  欣
高二7刘文婷高二8李雪欣高二9赵韵文
高二10李谦谦高二11郭  鑫高二12倪雅文
                                三         等        奖
班级姓名班级姓名班级姓名
高二1袁瑞祺高二1丁  翔高二1郭楠歆
高二2陈思佳高二2王  忻高二2杨慧语
高二2陶  然高二2王晚秋高二3董子畅
高二3王鹤尧高二3沙梦琪高二3朱华娇
高二4江  超高二4陈婧雯高二4马国瑞
高二5王苏婉高二5贾纪贝高二5程雅雯
高二5严鑫裴高二6芮梦宇高二6周子立
高二6蔡  毅高二6王乐萱高二7王  祥
高二7盖嘉辉高二7吴  旭高二7茆晓也
高二7方昊楠高二7蒋宇彤高二8杨运萌
高二8杨  行高二8谢殷悦高二8陈慕榕
高二9钟  杉高二9王  倩高二10刘运鹏
高二10王子瑄高二10陈与祺高二10赵  妍
高二11邵雨欣高二11张艺如高二11白云裳
高二12朱启宁高二12王杨雪纯高二12叶  瑶
高二12高  阳合计: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49名



 

 

 

 

 

 

 

 

 

 




 

 

 

 

 

 

 

 



 

   读《千年一叹》有感  

                                    ----文明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高二(1)班 祁慕尧

   踏过漫漫征程,回头一望竟发现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古老文明的歌声一路飘荡,从遥远的爱琴海畔、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从早已被风化的以及中传来飘过恒河河畔飘进我的心里。世纪之交已过,但翻开微黄的书页,我却感叹于作者在那个时代的“结点”上完成的创举。余秋雨先生执笔于最恐怖的地区,问道千里荒原,在遗迹间奔波辗转,吟哦古代诗篇,思索文明的历程。

   没错,就像作者开篇所写的那样他们选择了荒凉选择了危险。古文明的遗体已经冰冷,当吉普车碾过四万公里时,心里所剩的是震撼与迷惘。余秋雨先生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我十分欣赏他这种探索文明、追求真理。眼见为实的科考精神,更钦佩于他敢于面对危险,辞去职务投身荒原。在世纪之交与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活动小组拜访几大文明古国。阅读这些文字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下来,试想那些曾经灿烂一时的辉煌文明如今竟眼膜在历史的潮流中。比如:埃及竟有那么多渺无人烟的荒草不生的沙漠,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恐怖分子枪杀过往的游客。这种内心上的震撼通过作者质朴而不失优美的文字真实的传达给了读者。

   阅读这些文字,我也曾留恋于希腊人的浪漫,埃及人的懒散与邋遢,耶路撒冷神圣与悲剧的交织太多太多……一路跟随作者走来一路收获文明的积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出自德尔菲阿波罗神殿外侧的塔列斯的名言提醒着一代又一代希腊人省视自我。而奥林匹克则引导着走向健康,走向“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集合在一起发挥到极致”的完整理想。金字塔向世人透露了永久的含义:永久是简单,是粗粝,是毫不弯曲的憨直……;透过耶路撒冷,文明近距离的碰撞看到的是不同文明无法多元共处的不安……我也为印度抛弃佛教而选择印度教而叹息,想必阿育王必定很孤单……

   千年一叹,是对新世纪的献礼,也是对逝去的旧世纪的挑战,是对文明的探索,也是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追忆一个个文明无声无息的凋残甚是心痛又甚是庆幸,因为华夏文明依旧灿烂生生不息。一想到埃及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我们就应该以其他文明为镜,省视自己,将本国文明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义务与责任,让我们共同捍卫华夏文明激明理性的基石!

   历史如过往烟云,文明沧桑,时代变迁……回望千年,千年一叹给我留下太多太多深刻的记忆。最后借用一首歌的歌词结束我的“千年一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各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忆公瑾

高二(6)  顾志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白纶巾,化为巨石,临涛伫立,金战甲,幻成鳞波,顺江远行,冷月荡,碧波心。曾记否,少年周郎,豪气铺江。

忆当年,你雄姿英发,风华绝伦,于鲁肃手中借得草粮。虽生逢乱世,烽火连天,然而这个偌大的乱世,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需要英才鼎力的年代。你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

    忆当年,你凭借你的雄才大略,气度恢宏和雍容大雅赢得了同僚甚至敌人的仰慕。当年曹贼势大,你与诸葛亮都选择了火攻,但少大量的弓箭。诸葛亮豪言三日之内,借十万支箭!当他凭借那区区几十条小船,“借”来十万支箭时,你只是微微一笑;说:“十万支箭,一支也不少,孙明真神算也。”世人只记下了草船借箭,却不知你的宽容大度。

    量小也好,度大也罢,最真实的还是那股豪气——金铠甲,铁盔缨,长佩剑。

    忆当年,赤壁沉沙断乾。

    忆当年,策马江东行,沙场秋点兵。

忆当年,你傲立江畔,俯瞰波澜,瞭望九州。

江水呜咽,一缕东风过后,江水悠悠,耳边依然回荡着千里河声,气壮山河的呼啸声似曾相闻。

怎奈天妒英才,三十五年,花开花落,潮涨潮退。

东风起,琴声响!问君在何方!

在我的回忆中,你的背影越来越淡,若隐若现的,是少年的疏狂 。

 

毁灭的追求 
                          ——至今思项羽 

高二九班  杨臻

    天纵奸佞,这无目的苍天,枉自为尊,忠义不能在这天地间存留。 
    地养叛逆,这浑噩的大地,空怀宽广,真善难以在这厚土上驻足。 
    长剑插地,将风劈裂,发出凄厉的悲吟,仰天长啸,喝尽这最后一坛美酒,足踏苍黄,酒尽坛罄,天地自此无饮者。 
                      一 
    郂下,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乌江边,汉军重重包围着他,他的属下已全部战死,壮烈而无悔,他身上也受了重创,已是无力再战,他以剑支地,遥望远方。 

一叶扁舟横渡,来的是他的江东旧部心腹,他们专为营救他而来。

他回首看了一眼,那眼光里满是悲怆的绝望,独立乌江口,仰天长啸。

那眼光冷冷的,带着青铜金属的冰凉和死灰的颜色,让人不寒而栗,回眸间,那眼光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纵横一生的他突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疲倦,他甩了甩久战后微微酸麻的手臂,拔出了腰间的青锋。剑光闪逝如一泓秋水,极像虞姬凄婉多情的眼波。 
    夜凉如水,潮湿的清风掠过,拂动他的额头。他缓缓摘下头上的金盔,让风吹乱他的长发,金盔从他手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砰地一声落入江中。

远处的楚歌声淡漠的如在云端,士兵手中的火把映的他的脸颊微微酡红,发出犹如酒醉搬兴奋地光,空气中弥漫着躁动的鲜血的气息。
    江堤上,枣红色的乌骓马长长的嘶鸣着,语音凄楚。 
    一道森寒地剑光从他的喉部轻轻滑过,如同月华清冷的那一天,虞姬的唇掠离他的颈间。死亡就在那一瞬间开始,亦在那一瞬间结束。倒下的身躯如山,飞溅的鲜血成花,铿铿锵锵的兵刃落地声传唱着一个英雄的恨憾。 
    他忽然平静了,异常的平静——从未有过的平静…… 
    于是,一切都静了下来,死一般的,但是血腥的凄凉中,依旧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充斥大地…… 
    追求,纵使已经毁灭…… 
                  二 
    从杜牧的“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到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的感叹,大都基于他的勇猛与义气。 

的确,从“举事江东,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到“杀卿子冠军,破釜成舟救赵”再到“西入秦关,分天下自为西楚霸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从“齐赵反于东,汉定三秦并关中于西”到“项与汉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直到“垓下一战”,项羽短暂的一生已在轰轰烈烈中成为历史。
    黑云压城。狼烟四起。 
    他崛起于篝火狐鸣中,成名于巨鹿之城外。 
    沙场驰马,运筹帷幄,他醉心于钟鼓前行的节奏里。 
    刀光剑影,运筹帷幄,他沉迷于刀枪飘舞的旋律中。 
    破釜沉舟,背水而战,是他的壮举。 
    拔山盖世,叱咤风云,是他的气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他的信念。 

于是,“三年,隧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楚出,号为霸王”。 
                                           三 
    项羽时一个卓越的战将,但是他不懂政治。他知道安抚一道“披坚执锐,求赵入关”的将相,他知道安抚一道出生入死的子弟兵,但他却不知道安抚一起生生息息的民众。 
    暴烈性格在复仇者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项羽入关,坑杀秦降兵三十万,烧阿房宫三个月,鲜血与烈火成为时代的主色,项羽在血与火的衬托下,显得更为高大。 
    血与火造就了项羽,同时项羽又是血与火的制造者。 
    一缕缕血迹,一声声哀号,是对他泣泪的回答;一堆堆焦土,一座座废城,是对他无声的控诉。武力,剽悍和血腥只能换得表面的震慑。项羽个人的英勇终究没能挡住群起的诸侯,没能挡住民心的相背。

项羽能够称霸,但不能为王。称霸靠的是勇气,战争;为王靠的是谋略,冷血。项羽有勇无谋,能南征北战,爱兵如子,却万万做不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

天意与刘,人心失项,注定了这个王位是刘邦的,天下是刘邦的。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刘邦是一代令主,一代枭雄,他的“约法三章”以及后来的“休养生息”比起项王的“西屠咸阳,杀降王子婴,悦秦宫室”要理智的太多太多,而在这圣明之后的假仁假义,大诛功臣,正是在无声地控诉着其道貌岸然背后所无法掩饰的卑鄙。然后在那个看来什么都失去了的时代里,这一切已无法被洞察。

    天纵奸佞,这无目的苍天,枉自为尊,忠义不能在这天地间存留。 
    地养叛逆,这浑噩的大地,空怀宽广,真善难以在这厚土上驻足。

然而,英雄始终不善做假,单纯的眼眸总是执着地射出人类至情至性的色彩,即使在那个看起来什么都失去的时代里,他的目光依然坚定。

乌江水依旧流淌,垓下的风云以变,黯然抹去了鸿沟的痕迹,虞姬虞姬奈若何?一代红装在剑下安然睡去的时候,四面楚歌仍如入无人之境的英雄,正含着笑摘下头颅慷慨地赠给故人,还是不肯归去。正史用一种异常华丽的笔墨流利地跳过,一如有锋剑过喉管,将一切的追求毁灭,仅留下悲壮去凸现那段历史的苍凉。

其实感念英雄就是感念一种自尊,即使在那个连声音都虚脱了的社会里。

逝水东流,淘尽千古英雄

苍山渺渺,转首千年风云。

不知是死亡突显了项羽,还是项羽深刻了死亡?只是死亡并非是项羽的专利,在那金戈铁马,旌旗飘摇的秦汉之交,唐宋之交,明清之交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多少骨肉分离,多少情侣离散,又有多少白骨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中。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抑或是枭雄,本只是平凡人做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之后,在流逝的时光中闪现的名字。夺巨鹿,覆秦室,立霸业,男儿立地撑天,理当如此。只可惜咸阳一炬,焚尽了天下人心,鸿门之宴,放走了宿命死敌。性格在命运中设下的生死密码,又有谁可以破解、谁又能把玄机变做花香并拈之微笑呢,我们只能去吟诵这样的诗句以凭吊逝去的英灵:“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古老的歌谣   

高二11班   侯雨婵

手捧一卷《诗经》,我恍若置身于一片江南丽色之中。湖光山色,精致的画舫游荡在远处的烟波浩渺里,隐隐约约有船橹水浆划水而过的声音遥遥传来,和着那些仕女伶人吚吚呀呀的低吟浅唱。

可曾记得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眼前浮现的是一身儒衫,头戴峨冠帽的谦谦君子,微微露出温润如玉的笑容,深情地吟哦着。美好的感情是上天赐予的瑰宝,宛如潺潺的流水淌过,却被朱熹污染的乱七八糟。男女相悦本是天经地义,或喜或忧亦是发自肺腑,却被朱熹一再曲解,被众人一再误读。你可曾在流泪?你可会伤悲?你本是自由地遨游云霄的鸿雁,安可被错认成花哨而滑稽的山鸡?纵然羽毛华丽却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你从古老的天际而来,带来了最真实的情感,也记述了那横亘千年的伤悲。战火绵延,硝烟四起,帝王的私心与欲望下埋藏着累累白骨和沙场上将士的千年孤苦。“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是怎样的依依不舍让将要离去的战士羡慕那些铸建城池的苦隶?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沙场上日复一日漫天的尘埃将年轻吹成沧桑,将稚嫩吹得麻木。战争的歌谣从“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时响起,回荡在漫天黄沙中,如哀诉,似悲鸣,它在金戈铁马中转入高潮,又在断尸残骸中重归静寂,只有那哀婉的余音缭绕不绝,声声催人肝肠寸断以祭奠那些陨落的将士。

熬过漫长的岁月,曾经意气风发的将士虽未身死,然心已亡灭。斑白着鬓发,干涩的眼角,老马的嘶鸣,一路彳亍着喟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来,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曾几何时,他也有疼他的父母;曾几何时,他也有爱他的妻子,可是岁月无情地剥夺了他们的一切。瘦削的身形,蜡黄的面颊,沙哑的嗓音……你还认得我吗?我的亲人,我的妻子,我的孩子?他忐忑不安地回去,却不知他所珍爱的人们是生是死,过得如何。“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亡原来不是疼痛,而是解脱,亦是重逢,他含着笑,朦胧的泪眼中似乎望见了初见时的甜蜜与欣喜。

一曲《诗经》,那来自远古的气息,那写满忧伤与深情的歌谣。一卷《诗经》,一杯清茶,一个悠远的梦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古人歌中的女子,素色衣裙,愀然立于水边,风拂过,衣袂轻颤,她的嘴角漾着似忧似喜的浅笑,她轻启朱唇,那些古老的歌谣于是翩然而至。

 

红楼大观

                       高二12班    梁沁玥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绎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引

撕开封条,推开重门,如雪一般厚厚的灰尘和爬满各处的蛛丝掩盖了原本属于这楼阁的美丽。

想那元妃省亲,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何曾想: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蜿蜒至沁芳亭,侧身望见亭上摇摇欲坠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玉作的对联上留下了贾政难得的赞赏。

出亭过去,一花一木,皆是有情的。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微风拂面,那清香竟不是竹香,也不是花香,是药香。那么个惜花的人,怎么舍得叫药香惹了花香?记得那日是上祀节,女孩儿们都为这春日最后的美丽而兴奋,独有她单行葬花之礼,又不禁问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又犯了痴病,木石前盟终究胜于金玉之缘……

倏尔,一径引入,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进入房门,恍若天宫,但这间屋子却像是迷宫,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间隔。及到跟前,忽见迎面而来又是同自己一样,原是个大穿衣镜。外间熏笼上,又见一位面带病容的女子,拈着细针,孔雀裘已补了大半……那善待下人的太太却最恨这样娇嗔的丫头,必打发出去,且不顾其死生。旧小红绫袄和两根葱管般的指甲是灵魂的寄所。对!是玄幻境做芙蓉花仙了。也不枉那浊物在话前低叹: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

接着走下去,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无。独闻一股异香,断不是薜荔藤萝,俗世污浊之物岂可知晓?香的是杜若蘅芜,茞兰清葛。顺着游廊步入房中,房内竟像个雪洞,无花也无陈设,床上久吊着青纱幔帐,衾褥也十分朴素,无粉无饰,山中高士晶莹雪,也过不了雪中埋葬的命!

语带林中挂。湖边,她忘不了葬花之痛,忘不了旧绢传思,忘不了秋夜之思,带着舍不掉,忘不了,步入湖心。天下之水总归一源,定有人舀一碗水来奠祭。

金簪雪里埋。那破旧的院中,她与宝玉终成伴侣,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无论多少卫道之心,但终为一己之道所害。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恨无常又到。晋封,真是喜事吗?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家在何处?路远山高,告爹娘:儿走,须得抽身早。

从今分两地。远嫁的泪水一滴滴滴落在海水之中,那海水冰凉彻骨。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一湾东逝水。纵是生居于绮罗从丛中,谁知家中姑嫂是何样嘴脸,炼得好一副刚烈的性格,嫁得如意郎,偏谁知,福薄命短,准折得幼年坎坷情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无暇玉遭污。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视绮罗为无物。啖肉食作腥膻,却不知太高过人妒,过洁世同嫌。到头来,白玉遭辱违心愿,无暇添垢落红尘。

侯女禽狼咽。侯门之女,娇柔之性,何堪蒲柳般作践?叹那芳魂逝,皆为此道吞!

将三春看破。只见眼前的桃李姹紫嫣红,又有几枝捱过秋?只有见白杨村中人呜咽,荒冢一旁杂草生,生死谁堪定,不如为西方极境渡去,岂不干净?

哭向金陵事更哀。天机算尽,反算尽卿卿性命,锦缎钗环于一身,且知俗世俗人,终不过个贪字,大厦忽倾,人至牢狱,一世艰辛苦算,终不得好果。先妣留余庆。幸得娘亲之阴德,免于落世受难,不忘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只恨晚韶华。纵是抚得良子,爵禄高登,也不敌昏惨惨灯尽油枯,黄泉路近。趁此好事终。人说淫丧,谁知心中所思,不如趁此繁宏一时自我了绝倒是干净。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