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中华历史,用爱心温暖世界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9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早上好!

115年前,即1899年,一位名叫William Edward Macklin的加拿大人,在南京城南的花市大街创办了“基督中学”。此前,1892年他在南京城北的城北创建了“基督医院”,即现在的南京鼓楼医院。这位麦克林先生就是中华中学的创始人马林先生。1886年,马林先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后,受美国基督教会派遣来华。来华后,他入乡随俗,取中国名马林,即Macklin的谐音。

今年,中华中学建校115周年。学校决定在兴隆大街208号的高中部校区和中华路369号的初中部校区分别新建和复建校史馆并雕塑2尊学校创始人马林先生的铜像。我们试图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对百年中华风雨历程的缅怀,对前辈同仁矢志不渝、卓越办学的敬意。

  从1899年至1926年,马林先生一直担任基督中学的校长和教会代理人。在伊蒂丝·艾贝尔(Edith Eberle)于1936年出版的《马林传》的扉页上书写着马林先生的一句格言:“用爱温暖人”。可以说,这正是马林先生一生的人格写照。百余年后,我们重温这样的教诲,依然感动、震撼。所以,在建校115周年修建校史馆的同时,我们在高中部公共大厅雕塑的正面镌刻了马林先生“用爱温暖人”的名句,并雕塑了2尊和真人大小同比的马林铜像分别放置在初中部校区和高中部校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友人、长者、医生、校长、老师,并表达对他的敬重和感激。

  历史是人类的老师。一个不懂得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因此,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之所以修建校史馆和马林先生的塑像,就是帮助我们铭记历史。校史馆是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彰显办学精神,凸现办学特色,展示学校成就的良好载体。发掘和保护学校的宝贵历史资料,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们构建书香校园、智慧校园、文化校园,发扬光大学校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伟大的学校必然拥有伟大的个性。换言之,缺乏个性的学校难以伟大。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内生的,从自己的根脉开始,有情有义。因此,在校史馆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沿着这样的思路,着手收集、梳理、整合、复述、还原、解读自基督中学而育群中学,而华东联合中学,而南京市一女中,而东方红中学,而中华中学这115年的历史。由此,我们不能不触及百年校史中那些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记忆符号:秦淮河、中华路、马林先生、1899、“用爱温暖人”……

在这些具有中华独特印记的符号中,“用爱温暖人”无疑是马林先生教育思想的浓缩。这样的爱意超越种族,跨越时空,至今依然传递着伟大的人格力量,让人感动。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传承,我们在秦淮河畔铸就了百年中华的辉煌。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百年,在古老的长江之滨,中华中学的老师一定会继续用自己的爱温暖每一个学生,而从中华中学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也一定会薪火相传,用自己的爱温暖他人,温暖社会,温暖世界。

“爱”将永远成为中华人固有的品质,并代代相传。让我们共同铭记中华历史,用爱心温暖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