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美食 安全优先——中华中学食品安全宣传周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3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总务处

   

前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六月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China Food Safety Publicity Week)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时间为6月13日至27日,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生活在校园中的我们应该关注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如何应对中毒事件呢?

一、建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5、不购食来路不明食品。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二、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细菌性中毒症状

在进食被细菌污染食物后的1小时到4天内会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和呕吐症状。严重的但比较少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还有可能会导致语言或视力的部分丧失,从头到全身的肌肉麻痹和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为肉毒杆菌中毒。

病毒性中毒症状

 

在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后的12~48小时后,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头痛和发热与寒战等症状。

化学性中毒症状

   如果误食含有化学性毒素的食物,患者表现为呕吐、腹泻、出汗、头晕、眼睛撕裂感、流涎过多、精神恍惚以及胃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在进食有毒食物后的3分钟后出现。

三、自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肉毒杆菌中毒症状,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肉毒杆菌中毒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呕吐、腹泻症状特别严重、持续时间超过2天的患者,很有可能出现身体脱水的危险,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

 

 

呕吐和腹泻是机体排泄毒物的一种途径,所以在症状出现的24小时以内不要用止吐药或止泻药。反复呕吐或腹泻会将体内大量水分排出体外,所以脱水是一个潜在危险的并发症,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液,在必要条件下可以采取输液的方式。

另外要保留患者食用后的剩余食品及呕吐物、排泄物,并通知卫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