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从“一小时”做起
高一2班 马雨潇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小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电脑上阅读一本短篇名著,在电视机前看一集连续剧,用热水器洗一个舒服的澡……然而,你可想过这一个小时你耗费了多少度电?
3月28日,(也就是上周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一小时”活动,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一小时”,该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每个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等耗电用品一小时,来表明大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
众所周知,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已经极大地影响环境气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水资源、农牧业、森林业等受到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海城市及低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得干燥,以至沙漠化加剧……总之,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最终将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全世界造成的影响。
这个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积极响应。2008年3月29日晚,谷歌将白屏转成了黑屏,屏幕下方是一行字:我们已经熄灯了,该你了。截止到2011年,已有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个城市参与这项活动。中国也不例外,2013年,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8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最主要的目标不是节电,而是遏制气候变暖,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我的老家在江苏泰州的桑木村,村里有两条又宽又长的河,人们傍水而居。小时候,奶奶会用河水淘米、洗菜、洗衣,而现在河中堆满垃圾,散发着异味,村民已经不再从河里打水了,然而,这几年连地下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切身体会到家乡环境的恶化,我感到痛心。农村尚且如此,更何况饱受化工污染的城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同样一小时,我们可以环绕玄武湖骑行,享受自然美景,也可以在静谧的夜晚与家人出去散步,或者整理打扫房间……较之开篇提到的做法,这样的方式既能节电,又能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地球一小时,黑暗中,同样美好。在这样的熄灯夜里,我们可以用蜡烛制造梦想的浪漫。
“地球一小时”是一个熄灯仪式,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难道我们只在这一个小时为地球母亲做贡献吗?不。实际上,它让我们学到的是一种节能的理念,一种环保的意识。这样的理念与意识应当在校园中树立与培养。及时关掉电灯,随手关上水龙头,将垃圾投入垃圾箱,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多乘公交和地铁而少坐私家车……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平时稍加留心,便能办到,这是我们尽可能为地球做的,同时,也是为我们的未来做的。
最后我呼吁大家: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校园,更加美好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