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三班的孙雨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四自教育之我见”。“四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行管理、自主学习、自信成长。它们相辅相成,是我们学习生活必备的品质,也应成为每位同学要求自己的标准。
首先,自我教育是“四自教育”的基石。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迁善。教育可以使人认识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自我教育则要求我们通过自我认识培养自信的品质,通过自我要求培养自强的品质,通过自我践行培养自立的品质。陶行知在实践中总结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从做事中学习真知识。他也在自己的《三代》诗中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当然,自我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培养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明理,做人成才,方能践行敬德修业,博物明理。
其次,进行自行管理。在我心中自行管理的意思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行规划时间并有效安排学习。时间的长度是有限的,只有把握好时间的宽度,才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各位大多是住校生,一周有五、六天的时间在学校度过,没有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么高效利用时间,进行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如果大家都能在晨跑或早读中视情况安排好时间,就不会出现迟到的现象,若大家都能自我约束不文明的行为,就不会出现奔食堂、插队的情况,在各阶段自习课上的学习更是如此,如果有时间安排、划定时限地完成一项工作,会比漫无目的地完成更加高效准确。但我还认为,自行管理并不只是针对自我,同样也意味着作为学生的我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去自主管理我们的学校,将它建设成最能给我们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地方。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也能以学习和生活为乐,培养生活的激情和热情。
再次,自主学习。自主地安排学习,其前提当然是相信老师的判断,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再在此基础上视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具有针对性,但并不意味着过分地钻研某一学科。提高薄弱学科,增强优势学科竞争力才是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具体学科的学习上,应视情况完成记录、纠错,并适当的练习做到举一反三。自主思考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教他人值得赞扬,但并不是一有疑问就立刻询问老师,而是应该基于必要的思考,弄清楚“我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要得到哪方面知识的回答”,并确认已经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过深入考虑了,再去询问。询问时,也可以先和老师说明自己的思路,再和老师一起寻找思维上的漏洞。平时,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问题也许同样是一个好习惯,它可以引发新的思考,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于自信成长,我相信如若做到以上三点便能拥有自信品质。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但在自信的同时也要做到不自负。记得有一篇任务型阅读说:适当的缺乏自信可以帮助人们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这也就启示我们在自信的同时,尽量使自己的目标更加现实,更加注意那些消极的反馈,并适时进行自我检讨,可以使自信的品质更好地发挥作用。
所以,做到自我教育、自行管理、自主学习、自信成长是我们培养求实创新精神、共建积极向上氛围的保证。它使我们滋养少年的身心,丰盈稚嫩的羽翼,锻造高贵的灵魂。让我们在“四自教育”中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在责任和创造中实现价值,享受成功,共度美丽人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