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圆梦中华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4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尊敬的来宾、敬爱的师长、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牢记历史 圆梦中华”

昨天上午1000,一个庄严而凝重的时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第二次国家公祭仪式。它提醒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苦难的历史。它警醒我们,民族尊严需要我们捍卫。

有人说,不忘历史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那些见证过祖国苦难的老一辈,对祖国总是有比其他人更深厚的情感,因为他们所经历的痛,刻骨铭心。浴血重生之人,更懂得生之可贵。今年五月,我校高一学生在参加三寻访活动时,找到了抗战老兵张修齐老先生的家。这位见证过中国苦难历史并为之浴血奋战过的老人,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感,沧桑写在脸上,忠诚留于心底。深居简出的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发展,他对我们这些后辈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他期望我们珍惜生于中华盛世的机遇,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将爱国情怀扎根于心,落实于行。

老先生的话,至今在耳边回响,我不禁思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

我认为,首先,爱国应以学业为基。

热爱祖国不是停留于口头的表白,没有真才实学,再动听的言语,也只是苍白的口号。

回顾中华中学百年的历史,无数杰出的校友,都曾踏踏实实地用一生来追求学业的精进,他们用在中华中学打下的坚实基础,成就了爱国的事业。

今年11月,我们得到从北京传来的消息,我校87届校友黄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是我校优秀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她就好学上进,品学兼优。1994年她获得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7年她又获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学位。200132岁的她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如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国际固态及集成电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纳米新器件、技术的研究。20151月,黄教授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11月,年仅46岁的黄如教授又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如教授以她成功的事业,为爱国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用扎实的功底为事业奠基,用杰出的成就为祖国争光。

其次,爱国当立身自行。

古人有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感叹校友的杰出,我们也羡慕他人的壮志,倘若,爱国仅止于欣赏他人的成功,我们终将一事无成。祖国的事业期待我们每一个学子来成就。那就从我做起吧。

“立身自行”中的立身,就是修养自身,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爱国的前提是要先修自身,“自行”强调的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境界,我校一贯提倡的“自我教育,自行管理”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有自觉的修身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从同学们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中得来的。有扎实的学业为基、有高尚的品德为本,我们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还会远吗?

中华中学给了我们“自信、自强、自立、自为”的精神滋养,我们青春正当、锐意进取,我们朝气蓬勃,百折不挠,让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舍我其谁!

历史无法假设,但未来可以相信。

繁荣国家的重任,终将担在我们的肩上。

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用自己坚实的劳动和奉献,圆梦中华。


出旗

升旗

对正看齐

严雨萌同学晨会演讲

周玉同学主持晨会

督导组领导观摩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