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情绪的管理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做好情绪的管理者

刘 阳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做好情绪的管理者》。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坐在那里想要看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念头,让你的内心不能平静。于是,你打开一本书,没有看上几页,又匆匆合上了。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可以拿着一本书一口气读完的畅快淋漓?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脑中承载越来越多的信息:成绩、排名、他人的评价等等,于是,焦虑来了,烦恼来了,我们的内心变得不再平静。

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停止抱怨。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各种抱怨,妈妈抱怨家务活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学抱怨公交车太慢,朋友抱怨体育课的篮球没气。

其实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问题的人所处的境界不同。抱怨可以让我们暂时发泄心中的不满,但抱怨却使我们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生活的不如意。太多不如意的积累,想要快乐都很难。

停止你的抱怨,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管理情绪的第二步,明确目标。

我们都曾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容易陷入负性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中:比如我完蛋了,我再也好不起来了,我很糟糕。与其沉迷其中,不如试试看,给当下的自己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做一张卷子,或者到操场上跑两圈。

不再抱怨生活的同时,学会使用细致、明确的目标来引领行动。

管理情绪的第三步,学会运动。

一个长达26年的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让人的心情舒畅,从长远的角度看,它也能预防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作。

除了身材更好,身体更健康以外,坚持运动的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更自信,更能够赞赏自己。早锻炼,体锻课的各种活动,晚餐后的操场漫步,全民爱运动的今天,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简单而高效的活动呢?

管理情绪第四步,学会呼吸

《情感工具箱》的作者达琳博士提出一个有趣的“3-3-6呼吸法”,具体是指,用鼻子吸进空气3秒钟,让空气停留3秒钟,呼气6秒钟。无论是在考场时、排队时,或只是坐在桌子旁,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练习这种呼吸法。这样的呼吸方法,能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呼吸速度和心脏跳动频率,使肌肉放松、血管膨胀,改善血液流动。从根本上说,它给大脑传达了一个信息:一切都正常,无须抵抗或逃跑。

管理情绪第五步,尽力而为

曾看过这样一段事业成功者的内心独白: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有很严重的失眠症。无数个失眠的夜晚,绝望的看着墙面发呆,想到自己可能因为睡眠不好,精力不济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觉得这世界仿佛暗无天日。

父亲看到我卧室的灯大半夜还亮着,总会敲门进来。给我端来杯热牛奶,拍拍我的背,轻声安慰我: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力而为就好。

过了这么多年,每当身边有受困的朋友,或者有遇到难关的创业者找我做咨询的时候,我在给他们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总是看着他们抑或绝望,抑或焦虑的眼神,用当年父亲安慰我的话安慰他们:“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力而为就好。”

困难与挑战面前,我们都会有压力,从有把握的事情开始,尽力而为,多积累,信心足了,实力强了,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自然就多了份笃定。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平静的内心和冷静的头脑,才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超凡的判断力。管理情绪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是逐渐培养出的能力,望你我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尽力而为,从容淡定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