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书香爱心 享绿色悦读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9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传书香爱心 享绿色悦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早在商朝时,聪明的中国人便学会将文字记录在龟甲上。自此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书籍。也正是书的出现,中华文化得以连绵不断,传承至今。一支笔刚画完唐的落雁平沙,又流淌着清的寂寥渔歌,一杆桅刚降下宋的晓风残月,又升起了元的白狄劲风。哪个中华儿女不为中华民族那些不计其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感到自豪?多少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中国历史上的的文人墨客甚爱书香。千古传诵的《离骚》出自大诗人屈原之手。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写下不计其数的名篇名章。 不仅是屈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萤囊映雪等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人对书的情有独钟。

前人尚亦如此,那么在这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时代的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将拾起书本、品味书香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呢?

众所周知,我校正在进行“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这无疑成为我们投身阅读的强大推力。

五月以来,我校正在举办一系列读书主题活动来鼓励我们投身书香校园建设,释放青春正能量。读书征文、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选和课本剧的排演,演讲比赛等等,都将让阅读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想书本隐喻着一种召唤,它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在于引领我们去触摸,去亲身感受那些美丽的文字。我们会发现,一瞬间的感受似乎最难以捉摸,最难以用语言描述,但当语言大师用精准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时,会令人感到多么喜悦与欣慰。文字是灵性的,她们有的来自千年前的史书,用冰冷低沉的嗓音述说历史,文字是温暖的,会让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让我们抽空去细细品读篇章中的情感,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对文化的坚守。即使再忙,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挤出那么一点闲暇,亲近书本,体悟书香。 把书打开是一种享受,凡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就像朋友,你会熟悉书里的情感,你会记得每个珍贵的细节,你会记得曾经把你熄灭的斗志重新点燃的某一句话……

 人生路上,不必感到孤独寂寞,因为我们有书香伴行。不需用功利的心态读书,而是同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去挖掘其情感,悟出其思想。所谓“书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用心读书,以书为友,多读些经典名著,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视野与心境,体悟书香。

光阴悠悠,岁月匆匆,时光不经意间在指间滑过。好读书者,不亦乐乎;不好读书者,亦强求不来。古人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读书作为一种我们选择的人生方式,我以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绝不能少的。因此,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弹指间信手拈来,寻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观尘世潮起潮落,漫际天际云卷云舒。让书香萦绕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升旗手

晨会发言

4月流动红旗班级表彰

晨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