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感想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8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李雨晨

七月的南京炎热难耐,而我们搭上了飞机,飞往了美丽的欧洲。

首先,我们在热情友好的德国接待家庭中渡过了美好的五天。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宏伟的科隆大教堂,享受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品尝了传统的德国美食,观赏了激烈的欧洲杯,见证了火车桥上情侣们的一把把同心锁,也体验了截然不同的德国生活。

 

点击查看原图

与接待家庭们一同品尝美食

 

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意识。德国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与我们相比有着许多的区别。首先,在德国的路上一向是汽车让行人,并且行人也是都走人行道或斑马线。假如你在德国的路上准备过马路,站在路的一旁斑马线上,过往的车辆会礼貌地停在线前,让你先过。若是遇见不知道的行人,也会在车内比个手势,让行人先走。其次,你在德国的大小商店中,无论店主与顾客熟识与否,都会礼貌地打声招呼,说声“Hello”,而如果在中国,这个号称是“礼仪之邦”的国家,假使你这样与陌生人打招呼,估计别人都会以一脸这人有病的眼神看着你吧。

再说环境意识,德国的绿化率在世界也是遥遥领先的,这从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便可窥见原因。首先,他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用塑料制品,在超市、面包房购物,通常也都是用纸袋。而一些饮料,也通常都用玻璃瓶装,在餐厅中,他们的饮品不像是中国那样一瓶瓶的塑料装连瓶都给了顾客,而是无论水或是果汁、酒精饮料都是玻璃瓶装,并且用完后瓶子回收再次利用。然后,他们的垃圾都是严格的进行分类的,收集的时候也不像中国“一锅端”般地全部填埋,与不分类根本没区别。而是每个固定时间只收一类垃圾,然后分别进行处理。

后面的几天,我们在欧洲的一些其他国家进行了简单的旅游。

 

点击查看原图

 在阿姆斯特丹合影留念

 

我们参观了风车村、撒尿小童像、原子球塔、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等,在观赏到了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的埃及文明古物,想象到那段时间内,法国人对于非洲的侵占、殖民、掠夺。

虽说这段时间并不长,但观世界方有世界观,出去看看,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