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爱护学校公物,创建安全校园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学校公物,创建安全校园》。

学校,是我们学习与玩耍的地方;学校,是我们停泊歇脚的港湾。同学们一大早走进学校学习,到下午五点钟放学回家,几乎一整天都在学校里,因此学校也可以称作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校园进行改造,让同学们能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这样一派美好景象的面前,我们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刚刚才被保洁阿姨打扫干净的地面,被食品袋和废纸所侵略;教室的门会被进出的同学无情而猛烈的关上,甚至变了形;教室外消防栓保护壳屡遭所谓“强壮”同学的拳打脚踢;电风扇、空调在没有人在的情况下持续运作;水池边的过道上常见深深的积水;这学期同学们桌上之所以都铺着亮闪闪的桌垫,那是因为那可怜的桌子不知道经过多少“艺术家”们的创作。。。。。。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故事:在我国吉林省有一所学校,规模不大,全校只有80张课桌。令人称奇的是,这80张课桌,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制作的,虽然历经了69个春夏秋冬,但如今它们却依然完好如初。难道这些课桌是钢铁做成的吗?不是,这完全是因为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他们爱护公物,爱护课桌,就像珍爱自己家里的财产一样,决不会对自己的课桌椅用小刀刻画、用笔乱涂、踢脚践踏。甚至连夏天流的汗滴在桌子上,也会在第一时间内被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他们把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以及爱护、保养课桌椅的方法,一届一届地传承了下去。就这样,使用这些课桌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这些课桌却完好无缺地传到了现在。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校园公物的保护情况不能和这所学校比。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我们的校园公物质量不好吗?答案当然不是。造成这样的情况的更本原因就是同学们自己。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从小处讲可以反映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所以,今天在晨会上,我希望全校同学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挪动桌椅,小心翼翼;开门开窗,轻手轻脚;花草树木,切勿攀折。

二、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墙壁上蹬踏留痕;不要在崭新的课桌上乱涂乱画;不要让扶手护栏满身是伤。

三、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捡起地上的纸屑,保持环境卫生。

四、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希望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接下来,我再说说校园安全问题。每当我们看到有些同学在走廊上、窗口前、消防栓前追逐打闹、看到有些同学为了早几分钟吃到中饭而在校园内甚至楼梯上一路狂奔、甚至还看见有的同学在过道上,不顾自身安危,跳坐上水泥扶手时,我们总是把心拎得高高的,作为学生干部,作为维护校文明安全志愿者的一员,我总是对这些同学冒失的行为感到后怕,因为我们知道,幸运不会永远伴随我们,太多的随意和无所畏惧,终有一天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学生是校园安全的主体,又是学校安全的受益者。对于安全,我们必须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在心,生命才能永驻。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积小善,才能成大德。让我们时刻牢记:遵规守纪,珍爱生命。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


点击查看原图

彭心悦同学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