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 初一(4)班丁艾钰。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当下正是南京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始,作为中华中学的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文明,文明校园既包含物质的校园,更包括精神的校园,精神的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我们同学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需要文明校园为前提。
我们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此次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核心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我们中学生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它体现的是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敬业是要求公民忠于职守;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即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这12个词是12颗小小的种子 种在我们的心中,渐渐的会萌芽,会长大。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理解12个词的含义,还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每个班级也要行动起来,用正能量布置我们的黑板报、团队角、文化墙等宣传阵地,让“讲文明树新风”、“八礼四仪”、校园文化“六个好”抬头可读、随处可见,并且牢记于心。各班大队委、中队干部也要协助辅导员开展形式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建设文明校园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为之奋斗的目标;让建设文明校园不再是虚无不可及的理念,而成为每个中学生用实际行动追求的理想!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和传播者,让文明成为习惯,让校园成就梦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活动中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我校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初一(4)班丁艾钰同学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