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春季传染病预防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传染病高发季,请保护我们的健康

经过一个大假期的休息,随着人们开始开工、上学,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活跃起来,加上春节以来持续的阴雨天,空气寒冷,人体特别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肠道传染疾病特别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进入了高发期。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相对封闭,最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之前很多同学也有过因水痘、流感等传染性疾病而停课的经历,可见,传染性疾病不但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校园里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水痘、流行性感冒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正是这些疾病的高发季节。

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自限性传染病,7-10天可自愈,但是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也可传染。流感跟普通感冒类似,但是症状会更明显些,传染性也就更强。门诊中,有些同学身上出现了皮疹才到医务室就诊,或者出现发热症状也要坚持在班上课,这样不但不利于自己身体的恢复,也将班级同学暴露在了水痘、流感病毒中。所以,在此提醒同学们,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立刻前往医院就诊,等退热48小时无异常后再回班上课。这样的话,如果是水痘,就能尽早控制,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小一些;如果不是水痘,在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离开班级,也能保护自己。

远离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教室人员较多,如久不通风,空气质量不佳,流感潜伏期末或流感隐性感染者容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

2、尽量类少去公共场所。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含流感病毒的飞沫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流感病毒后,成人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均有传染性,而儿童传染性可达7-10天,建议近期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无法避免,最好佩戴口罩。

3、重视手卫生。请同学们洗手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的水冲洗20秒,然后烘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同时,避免脏手或湿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4、多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获得足够的紫外线照射,使皮肤下的维生素D2转化为人体必须的功能性维生素D,不仅强健骨骼,还能增强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减少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冬季,户外活动晒太阳特别重要,如果遇到现在这种持续阴雨或雾霾天气,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D。

5、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诊多休息。流感易出现并发症。一旦突发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居家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密切接触,或者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也可能传播。预防诺如,手的卫生及其重要。在此提醒同学们,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保暖。一旦呕吐,请立刻到卫生间,并及时将呕吐物用纸覆盖,等待保洁人员处理,其他同学也不要围观。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回家休息72小时至症状消失再回校上课。

再次提醒同学们,一旦想要呕吐,请立刻到卫生间。如果吐到教室里,一定要记住覆盖呕吐物、开窗通风、不要围观!


同学们,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学校已经加强了对校园环境的保洁消毒,特别是卫生间、楼梯扶手等。班级一旦出现水痘病例,或是感冒同学较多时,学校也会对相关教室进行紫外线灯消毒。在这里,再次提醒所有同学,教室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请大家课间务必打开教室窗户,便于空气流通。也请各班负责因病缺课上报的同学,及时、准确地将班级因病请假同学的信息告知医务室,便于学校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传染性疾病在校内的传播。

为了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请大家做到:经常洗手,不吃生食,多喝开水,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被,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提高我们的抵抗力。

传染病高发季节,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哦!


刘培培医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