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和谐”的广泛程度应该仅次于“自由”和“平等”,这个词很让人神往。但是比较空,难以为它找到一个详尽的定义。人与人相处需要和谐,人与法律相适需要和谐,人与社会相融当然也需要和谐。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是一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演讲的主题。
梭罗说,野地是人类最后的救赎。他曾泛舟瓦尔登湖上,生活的极简使他更靠近自然,他与晨风一同呼吸,月光如水脉流淌在他的血液里,瓦尔登湖的蓝使人沉默,使人震撼,亦使人思考,那是神的一滴,梭罗将它拉入人间,那湖边的日日夜夜,躺在草叶清香中的梭罗可曾想过,他的存在为世人展开了一幅多么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蓝图?
“书,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声音跨越时间,如不舍昼夜的水流淌而来。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浮躁、透明,缺少静谧和隐私的时代,有多少人张口就能报出一串明星的名字,却连随处可见的三叶草的学名都不知道?王开玲的散文《多问草木少识人》也体现了这一点。我们需要绿水青山,而非绿水青山需要我们。环境的平静清新应当用于让人感到安全、平和、易于思考,而非用于大加宣扬,用于这个消费绿水的时代的牺牲品。
曾经,我们也犯过错,贪婪和利益曾将一片片青绿收割为灰色,在那时,绿水青山用来交换金山银山,口袋装满了,你的心呢?
如今,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了新的定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利益的具象,不是现代化的洪流冲过河滩上的碎石沙砾,它本身的珍贵代表着一种和谐、一种平衡、一种美好。往大处说,环境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进而决定社会,决定文明,往小了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当你读书做题疲倦不堪时,往窗外看看,一棵挺拔的树,一丛茂盛的草,一枝玲珑的花,是否曾悄悄安抚你的烦躁,那一缕草木香,是否也曾飘入你的梦里?
和谐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命题也不太小,然而,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去扶起一棵被风吹弯的草,为在干旱的途中艰难生长的花浇一杯水,放弃几分钟和同学八卦的时间,独自坐在树下倾听叶相互碰撞的声音,热爱草木如同热爱每一个值得热爱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我们永远是学习者,但保护自然时,我们可以是创造者。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一6班升旗手:黄嘉怡、王冠棋

李雨然同学晨会演讲

出旗

王群然主持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