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2019级学生会文艺部的李娜娃。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二(6)班。

升旗手王闻一同学
王闻一同学现担任班级的班长一职。他作为一班之长,积极进取、团结同学,在同学中做出极佳的表率作用。他积极处理班级事务,按时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工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升旗手李懿宸同学
李懿宸同学担任班级的英语课代表一职。作为班级的英语课代表,他在英语学习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其他科目的成绩也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在课间总能看见他向老师请教题目的身影。希望在今后,他能够坚持自我、继续努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升旗手介绍完毕!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起立!
升国旗、唱国歌!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礼毕,请坐下。
都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如今的我们有太多的选择,而一些必读的经典好书,可以帮助我们在茫茫书海里照亮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本周的主题是:“必读书目推荐”。下面有请高一(6)班班主任徐昊老师进行国旗下讲话。

徐昊老师晨会演讲,讲稿全文附后
感谢徐老师的发言!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与好书相伴,让书香润心灵,阅读伴成长!
附:徐昊老师晨会演讲稿全文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素心静读,得门而入》。
作为语文老师,我不时会听到同学这样诉苦:“老师,我读过不少书,但语文成绩总不能提高,怎么办?”每到此时,我会对他(她)进行灵魂三问:“你是为提高成绩而读书的吗?书是你的敲门砖吗?读书和成绩一定要挂钩吗?”我相信即使读书不能带来切实的利益,人们依然会选择阅读。因为读书使人更像人,读书使人成为人。书不等于工具,读书自然要少一分功利,存一点素心。
同时读书也需讲求效率,注重门径。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很重要,这些书按照什么先后次序读尤为关键。例如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惯常的排列让人感觉阅读也应参照这个次序。其实不然,朱熹编定的“四书”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他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讲求效率,注重门径需要用到目录学的知识。清代史学大师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晚清名臣张之洞在《輶轩语》中说:“读书宜有门径。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运用目录学的知识无论对学者还是一般读者都大有裨益。
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其中高中阶段共推荐书籍90种,包括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艺术4类。同学们可以从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难以抉择时不妨问问学科老师的意见。参照以上指导目录,结合高中生学情实际和个人阅读经验,以阅读《论语》为例,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指导目录推荐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该书是公认的《论语》入门书,注释简明,译文流畅,但指导目录没有列出版本。此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我推荐繁体横排本,因为高中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需要以一定的繁体字认知能力为基础。我建议在阅读该书之前先阅读李零的《去圣乃得真孔子》,三联书店版。李零把《论语》拆开的纵横读法对我们阅读先秦诸子的经典有启发意义。由《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到《论语译注》,接下来可以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版。李零先生视野开阔,重视考古材料,行文无学究气。最后可以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集注”部分,中华书局版,中华国学文库本。作为高中生对《论语》作一般性的阅读,按次序通读以上4本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本功。如果有研究的兴趣,那么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可以作为查阅的典籍。
素心静读,得门而入。读书之乐,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