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2019级学生会的倪佳傲,今天的晨会由我来主持。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二(12)班。

升旗手:甘熠同学
甘熠同学在班上担任团支书和语文课代表一职。平时她乐观进取,真诚待人,热心帮助同学,给老师和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上,她严谨务实,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是老师的得意助手;学习上,她勤奋刻苦,始终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求自己,成绩名列前茅。希望她再接再厉,在两年后的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升旗手:姚沐煌同学
姚沐煌同学在班上担任班长兼数学课代表。他爱学习,爱钻研,总能看到他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的身影,作为班长,他认真管理班级事务,尽心尽力为老师同学服务,他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班上起到带头作用。作为数学课代表,他努力帮助同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希望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
升旗手介绍完毕!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师生起立!
升国旗、唱国歌!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上周,高三年级迎来了57校联考,高一高二也处在期中考后的调整阶段,无论考得好与不好,我们都应明白,这只是一次阶段性的检测,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我们不能沉浸于过往,而要向前看,向前追逐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考后的心态调整,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心育中心陶德华主任指导考后调整心态的方法(讲稿全文附后)

同学们认真聆听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梦想的彼岸。在追梦的路途中,希望同学们能时时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以乐观的心态,锐意进取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怕什么起起伏伏,我们要迎难而上!
下面,宣读11月份获得流动红旗的先进班集体,他们是:

附:陶德华主任讲稿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期中考试的身影还没远去,上周,高二、高三的同学们又经历了一次阶段检测。一般来说,在期末考试前,各年级都还有一次正式的阶段检测。高三年级的同学们,面对全新的江苏高考模式,1月23-25日要参加全省的全仿真模拟高考,连高考填报志愿等流程都要一一经历。虽然是模拟操作,但全省各个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等方方面面都对这次考试给予较高的关注。因此,我们学校会在1月中旬再进行一次模拟备战,俗称“摸前模”。
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一个又一个满意或不满意的分数和排名,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挑战。既然是挑战,就难免有压力。面对压力,同学们的心态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何调整心态,与考试和谐相处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视压力,接纳考试
通俗地讲,压力就是一个人面对现实中与自己的期待产生差距而又无法掌控的情况时,便会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感受和消极信念。虽然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进步。但并不是压力越大越好。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成倒U字型的抛物线形状。低强度的学习压力,会让人觉得学习没意思,便很难投入很多的精力去学习,也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会使人精神紧张,反而会事与愿违;只有适度的中等强度的压力和焦虑,才能有利于人脑的思维和智力水平的发挥,让人保持最佳的状态,获得更好的成绩。
同学们,既然考试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常态化现象,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拒绝和回避,不如让我们接纳各种考试以及考试带给我们的压力和焦虑吧。接纳考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接纳自己。只要我们不过分在意考试的分数和排名,学会理性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与焦虑,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其友好相处,就可以让自己保持适度紧张而不慌张,适度焦虑而不恐惧,变压力为动力,变自卑为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积极思维,增强自信
我们发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反应。心理学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激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或价值观的不同。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不是激发事件,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想信念。
我们知道,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必有弊,反之亦然。不论成绩好坏,我们都要保持积极思维,去除错误的信念和价值观,看到考试成绩的正向意义。比如,成绩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更加自信;成绩不好,应该庆幸这不是高考分数,还来得及查漏补缺。即使每次成绩都不理想,也要坚信经历了一次次考试的磨炼和洗礼,就已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考验,对提升我们的意志品质大有帮助。学习过程远比成绩结果重要,今天的每一点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今后的漫长人生奠定基础,为通向成功快乐的人生搭建桥梁和纽带。
因此,与其让自己为已经过去的一次考试失败而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浪费时间,踟蹰不前,不如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正向的思维,冷静、理智地利用好每一次考试,用实际行动让每一次考试成为自己攀登学习高峰的垫脚石。
三、复盘行动,优化成绩
“复盘”也称“复局”,最早来源于围棋术语。人生如棋,复盘不仅可以提升棋艺,也可以让我们对过往的经历进行总结反思,找到改进的方法,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精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会犯同一个错误是有依据的。人们在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曾经的错误决定而带来的惩罚的时候,实在太痛苦了,便会被人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大脑里彻底消失,所以人的大脑拥有遗忘痛苦的功能。
通过复盘行动,让我们记住考试中的痛苦的犯错经历,从而减少犯同一个错误的几率,对我们的学习至关重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复盘能力,或者说悟性较高。
我们可以借助上周刚刚进行的、今天才会陆续知道分数的新鲜热乎的考试,尝试认真地做一次复盘。复盘不是把每张试卷从头到尾再温习一遍,而是针对有辨识度的点进行复盘。
首先,回顾一下你对这次考试的目标是什么?总体目标和各科目标都要清醒知道。
其次,评估这次考试结果与预期目标是否相符?差距在哪里?你在考试中表现出的不足和缺憾之处、亮点和欣喜之处有哪些?不仅要列出做错的题、没读懂的题,特别是多数同学都对了而你却做错的题;还要列出自己试卷中侥幸做对蒙对的题,全班很少有人会做但自己做出来的题。这些都是重要的“复盘点”。
第三步,分析原因。事情的成败都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考试失利的客观原因如:试卷太难、超纲,偏题怪题多,老师阅卷不仔细,多扣了分等等。这些是同学们无法掌控的,不必计较。而主观原因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是需要重点分析的。
最后,总结得失,明确“我本可以”怎么样。通过分析总结,当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改进方向和改进措施,并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付诸行动,扬长避短,对症下药,获得自己理想的成绩便指日可待了。
四、科学规划,提升效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科学规划,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尤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完美而丰满,现实残缺而骨感。正确的目标包括远景目标和一个个阶段性的具体的小目标,是切合自己各方面实际状况的、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那些看似高大理想的目标,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会带给自己深深的伤害。
二是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学会从全局着眼,协调、平衡各门学科的学习时间。同学们可以尝试“X-Y轴布阵法”。横轴代表时间,每天每门学科都是一个节点;纵轴代表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根据目标规划好每月、每周、每天的不同时间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按部就班,有节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是处理好学习和放松之间的关系。科学证明,劳逸结合,大脑灵活,学习轻松效率高。同学们可将每天放松锻炼的时间和任务,像各学科任务一样安排进自己的X-Y轴中,讲求学习效率,追求更高目标。
当然,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可能人人都当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亮点。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如论成绩如何,请都不要忘记欣赏自己的每一个亮点,相信身上的太阳一定有机会照亮别样的舞台。哪怕有人笑你异想天开,都建议你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想象自己做得好的样子,或者温柔地和自己对话,告诉自己:我很棒!下一次,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