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2020级学生会主席团的王乐航,今天的晨会由我来为大家主持。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一(2)班。

升旗手周智珩同学
周智珩同学现任班长、数学课代表,他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敏于学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实践与学习中。并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作为班长,他团结同学,认真负责,课余时,他积极参加校辩论队。在刚刚结束的全省“金钥匙”比赛中,他为校争光,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升旗手夏雯静同学
夏雯静同学现任班长,文艺委。她学习成绩优异,聪明大方,助人为乐,在青春的道路上坚持前行、挑战自我。在学校、班级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积极主动的身影。至今已主持了军训晚会,开学典礼及合唱比赛。她的乐观与开朗感染了每一个2班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希望两位同学再接再厉,在中华的沃土上,湿润成长。
升旗手介绍完毕!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立正!

出旗!


升国旗、唱国歌!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转眼间,2021年已至,崭新的一年里要有崭新的开始。下面,有请徐飞校长为大家做新年致辞,请同学们掌声欢迎。

徐飞校长新年致辞
元旦过后,马上会进入考试季,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要应对省统考,高二的学长学姐们要应对合格性考试,而高一的我们,要争取在期末市统考中取得好成绩。利用晨会的时间,我们会邀请我校富有经验的学科教师谈学科备考的方法和技巧。今天,我们请到了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李雅洁老师,为同学们就即将来临的大考提供一些数学学科的复习和备考建议。

李雅洁老师指导数学学科复习备考
希望大家在应对期末大考的过程中,调整好心态,认真复习,当然,诚信为首,分数其次,祝愿各位同学在各学科上均能创佳绩。
附一:徐飞校长2021年新年致辞
同学们、老师们:
新年好!
告别不平凡的2020,我们迎来崭新的2021年。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充满诸多的“不确定”中,中华中学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攀升之路:从年初成为南京市最早开展全校性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到下半年一举囊括涉及普通高中的六项重磅大奖,从2020高考培养出清北级学子再到多年来倾力研究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登上“学习强国”的全国首页……2020年,每一个奋斗的日子,每一滴闪光的汗水,共同汇聚成了中华璀璨的星河。
2020告诉我们:
生命中的岑寂,也是孕育希望的转机;
生活中的动荡,也是心灵成长的阶梯;
逆境中的平凡人,就是创造未来的发光体。
2021,属于全体中华人、属于中华中学的精彩故事还将继续。
让我们在不确定中,坚定地循序生长;
让我们在未来路上,勇敢地自带光芒;
让我们时时学习,不断进步,
让我们彼此砥砺,共同攀升!
最后,祝同学们学业精进,快乐成长!
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中华中学蒸蒸日上,温暖美好!
附二:
与时间赛跑,做考场上的领跑者
——李雅洁老师数学学科复习备考建议
各位同学,早上好。达芬奇说过:不懂数学的人请不要读我的书。柏拉图也说过:数学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形式。对你们来说,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论是分值还是区分度,都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高考数学,题量增加到22题,平均难度增加,考试时间却不变。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下面,我主要就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的两个困惑提出一些建议:
1.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很多同学平时热衷于练习导数、解析几何等压轴题,结果在考场却中没有时间做到这些题。新高考虽然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送命题”,但也没有了绝对意义上的“送分题”,在2小时内将每道题都做到、做完整,难度很大,学会“跟时间赛跑”是关键。
第一,明确好每个版块的解答时长。选择填空40分钟内完成,解答题80分钟完成。只有给解答题留下足够的时间,才能够保证得分率。
第二,选择恰当方法为选择题提速。选择填空一共16题,每道题都从头到尾算一遍,40分钟确实来不及。选择题不同于填空题,不是必须把结果算出来才能作答。对于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因此很多题都可以利用排除法、特殊值法、代入法等得到正确选项,这就大大节省了作答时间。对于4道多选题,如果将每个选项都做一遍,相当于做了16道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如果不慎错选,则前功尽弃。其实每道题中都有一个正确选项比较容易判断,对于解答题时间不够的同学,多选题只选一个正确选项,留出时间给解答题,不失为明智之举。此外,当你已经明确有2个选项一定是错误的,那剩下的2个选项还需要你去花时间思考吗?它们必然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在平时多想、多思考,真正地将选择题的提速变成自己的习惯,才有可能使其在考试中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第三,要在平时重视前四道解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选择填空的题型、知识点考查变化较多,然而解答题的题型却相对固定。前四道解答题考查的一般是:三角、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这四道题,每个同学都有能力得满分,但是全部得满分却不容易。有的同学只求速度,导致审题、计算出错。有的同学四题得了满分,最后两道题却来不及做,这些都是不提倡的。这四题我们既要做得对,也要做得快!在平时周练中,要关注前四题的得分情况,分析失分原因。如果因为方法选择、书写规范失分,就要及时归纳总结,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因为审题、计算失分,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里建议同学们平时保证空间向量、概率统计的训练频率,它们一题在计算上、一题在审题上耗时相对较长,但是难度都不大。如果每周能保证各做3道题,速度和正确率一定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2.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如何处理?
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新高考时间紧、任务重,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120分应该算是个很不错的成绩。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很正常,完全不用惊慌。
其次,仍旧是“与时间赛跑”。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各有一个压轴题。假设我们将单选、填空的压轴题先跳过,集中精力做对其他题;多选每题只选第一个判断出的正确选项,暂时不考虑其他选项。那么前80分可以得到62分,前四道解答题全对则有46分。加起来是108分。加上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做最后2题,得到12分也是完全可能的事,这样就已经有120分了。这时如果时间还有富余,可以回头看一下多选题中剩下的选项。此外,倘若单选压轴题你幸运地猜对了,又可以获得额外的5分。当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然是分分必争,但依然需要控制在压轴题上花费的时间,遇到瓶颈先跳过,等做完全卷后再思考,掌控好考试节奏很重要。
总之,在平时注重基础必考题的训练,提高速度和正确率;考试时摆正心态并辅以选择题的提速,就能让每场考试都不留遗憾。
最后,祝同学们在各项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祝高三同学在高考中勇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