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6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二(2)班。一位是李泽宇同学。李泽宇同学担任班级信息委和数学课代表。学习成绩优异,勤于思索、积极发言,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课外活动中,他也能显身手是全年级合唱比赛主持人。他相信:蜀道虽难,但终究会被走出一条路来,学习亦是如此。希望李泽宇同学在后的日子里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另一位是周董知同学。周董知同学担任班级劳动委一职,每天工作尽心尽职,为班级做出极大贡献。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深信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为了在生命中绽开一朵耀眼的光!希望周董知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勇往直前,奋斗出青春的色彩。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雨花台烈士陵园活动感想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一(3)班的高睿鑫,今天发言的主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雨花台烈士陵园祭扫活动感想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这是电视剧《雨花台》主题曲的一句歌词。该剧中描写的主题---雨花台,正是位于南京市雨花台的烈士陵园,她也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纪念革命先烈的陵园。

雨花台陵园绿树成荫,苍松翠柏,庄严肃穆。首先映入眼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9尊雕塑人物,代表着不同的革命群体: 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更有革命战士和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虽然他们身份相同,但都为了平等,为了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息牺牲自己的生命,更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革命烈士牺牲在这里。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我们在雕像前举行了庄重的悼念活动,同学们依次向烈士雕像献花,并在老师的带领下默哀。雕像前,高中部同学们朗通了悲壮的祭文。

曾经儿时,在父母的带领下,来过雨花台烈士陵园,但第一次以中学生的身份走进烈士陵园的那一刻,内心有了更加深重的感受,感受到了双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同学们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大家响亮的回答犹在耳畔回绕。

天气很阴闷,飘着毛毛细雨,雕像旁的片片树林也随风声沙作响,阵阵寒意席卷而来,但我们的心却是火热的,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民族崛起的决心,我们要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今天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挨打的历史,不能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面对美好又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饮水思源,用我们的行动告慰我们的先烈,不让他们失望。同学们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奋发图强,在学习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当下,21世纪是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我们青少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新时代主人。

作为新世纪的主导者,一名学生,需要肩负着跨时代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怕困难,开阔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最后,用周总理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发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初一年级大队委高睿鑫同学发言



 最后宣读中华中学2021年“读书点亮人生”校园读书节 初一年级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成绩。

经典诵读获得二等奖的班级是初一1、8、5、2班,获得一等奖的班级是初一6、4、7、3班。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周勇副校长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