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5班的濮宁远,今天的晨会由我来为大家主持。

首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二14班。

① 升旗手陈思含同学
陈思含同学现在在班内担任班长一职,她性格阳光,包容细心。曾获得“管理之星”称号,在全国“地球小博士”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她的座右铭是:“青春须善为,岂能常少年”。在她的带领下,高二14班的全体同学将各项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② 升旗手周慧宁同学
周慧宁同学在班里担任语文课代表一职。她活泼开朗,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班级工作中,她热情主动,为班级尽心尽力。期待她以更高的要求鞭策自我。新的一年,争取更大的进步!
升旗手介绍完毕!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立正!

出旗!

升国旗、唱国歌 !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人不知书,其去禽兽也,仅及半耳。”读书学习使我们摆脱了野蛮蒙昧的时代,沐浴着知识的圣洁的光辉。陈独秀曾提出,新青年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取的,而非保守的”。当下中国青年又何尝不应以“自主”“独立”四字作为学习的准绳?奴隶、保守式的学习好比一场难以扑灭的燎原之火,终将脑海中的学习积极性烧尽,而这后果难有“春风吹又生”的再度繁茂,仅剩茫茫荒芜。

教务处副主任陈晓浒晨会讲话
学习之深刻意义之于学生,正如新鲜血液之补充之于国家。期末将至,同学们的铁肩将担着自我的理想,而妙手将著下荣耀的文章。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唯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一番大事,希望同学们共同勉励,抓紧这最后几周的每一分每一刻,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
附:教务处副主任陈晓浒晨会讲稿全文
科学复习,沉着应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代表教务处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科学复习,沉着应考》。
今天是本学期第十八周的周一,两周后,第二十周,高中三个年级的同学都将迎来重要的考试:高一年级南京市期末统考、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年级南京市一模。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应当如何做好复习迎考工作。
首先要查漏补缺,科学规划。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前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建议同学们在展开全面复习之前,先花点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梳理、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平时听课、作业、练习和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考试的范围和要求,明确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进而确定复习的内容和计划。换言之,临考前最有效的复习是不能求全求广,而要求精求准的,要在有限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效率优先,二是化整为零。效率优先是指在复习计划中,一定要将各学科具体的复习任务和可利用的复习时间相对应,以效率最大化为原则,避免出现个别学科或知识点占用过多时间,影响其他学科或知识点的复习。
化整为零是说在不影响复习效果的前提下,把一部分复习任务,特别是一些相对简单的记忆性的任务,分散安排在零碎时间去完成,把宝贵的整块时间用在理解性和应用性的知识点复习上。
第二要强化记忆,夯实基础。
高中阶段的各项考试,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并且通过背诵、默写、练习等方式进行巩固。这些工作是相对枯燥,比较辛苦的,却是一定要认真去完成的。在复习迎考过程中不能有侥幸心理,指望临考前几天“拼命背下来”,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经历过的各次考试,有没有哪一次考试前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基础知识的记忆的?
在记忆的基础上,还要用练习来巩固,语文的名篇名句背完了之后要默一默,保证字都写对了,理科例题中的解法理解了,要试着自己再做一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
夯实基础与探索未知领域相比,是枯燥的,所以很多同学宁愿把时间花在解决难题上,想通过“弯道超车”来取得成功,这是不可取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谓难题,也是基础题的累积和综合,我们一定要把基础知识的复习做为临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第三要回顾错题,适度训练。
“平时的错误都是考前的财富。”复习迎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把平时整理的错题拿出来好好地梳理、研究,解决自己在日常练习、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弄清当时错在哪里,弄懂订正时的方法思路,如果有可能,最好再做一遍,确保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复习迎考期间,不建议大家花太多的时间“刷题”,但也可以找些题目练练手,从各科配套的练习册或者学案里,选择不同的题型,适度、少量地做些训练,限定时间,规范答题,检验复习的效果,找到考试的感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家要重视考试,但也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不骄不躁,沉着冷静的态度应对考试。面对考试,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学们都想考出好成绩,但从心理学上讲,考试中取胜的动机过强,反而会产生极度紧张的心理,从而影响在复习和考试中需要的记忆和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主动调整心态: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考试再重要,也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测,是为了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其次要建立充分的自信,要相信自己即使一次考试发挥不好,也一定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通过努力赢得成功;第三,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手段来缓解考前焦虑,比如主动和老师、家长交流,合理宣泄心理压力,寻求指导;又如适度的运动,散步、做操、慢跑等,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复习过程中也要用学科穿插学习的方式,保证注意力集中,心情舒缓;到了考场上,可以用深呼吸、放松肌肉的方式缓解紧张心情。
当然,如果需要,大家也可以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那里将有专业的心理老师为你提供帮助。
总之,求学之路上,积极的心态永远比考试的成绩更加重要。
最后,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