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一(4)班,一位是沈昕同学。沈昕同学任班长一职,是学校舞蹈团的一员,曾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她工作认真负责,热情地为每一位同学服务。她学习勤奋刻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积极地向各科老师请教。希望沈昕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里勇创佳绩,考上理想的高中。
另一位是陈博敖同学。陈博敖同学任体委兼数学课代表,曾荣获“三好学生称号”。他心地善良,稳重负责,乐观开朗,平易近人。课余,他喜欢弹吉他,喜欢阅读中外名著。“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她的芽儿,曾浸透了战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是他的座右铭。希望陈博敖同学能够不畏风雨,勇敢前行,相信将来的他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尊敬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国旗下,感受升国旗的庄严与肃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G20领导人利雅得峰会致辞中向世界阐述了中国的生态发展观,对中国“30 60双碳目标”作出庄严承诺,并提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为什么要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2011-2020年全球表面温度要比1850-1900年(欧洲工业革命)上升1.09°C。气候变化已经在陆地、淡水、沿海和远洋海洋生态系统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越来越不可逆转的损失。2021年在昆明组织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公约执行秘书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健康危机,将是未来10年人类共同面对的三大挑战。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全球现存的810万物种中,有约100万物种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是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近百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全球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积雪分布线上移等一系列真实证据都在指向全球变暖。西伯利亚永久冻土融化,并释放出在冰封状态下存活了3万年的病毒;因温度升高冰雪融化,导致休眠的“雪藻”被唤醒,南极出现了“西瓜雪”现象;隐藏在极地冰川下的14万年前的古老病毒可能会随着全球变暖而复活。潘多拉冰魔盒一旦开启,危害将难以估量。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会排放出各类温室气体,通常用CO2指代温室气体。“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CO2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不再增长,而是逐渐下降,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1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工业固碳等形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绝非轻松、浪漫的承诺,而是郑重的宣誓、沉重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已经在积极行动,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生态文明体系,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们能做些什么?】路漫修远,任重途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国家责任,也是每个地球国民的义务。与全社会每个组织、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个体本身也是碳排放者。。同学们,生态文明建设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参与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中。具体到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做到使用节能环保型产品,随手切断不必要的电源,无论在冬天还是夏天都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用乃至不用一次性物品,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制品,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扔垃圾前记得做好分类,有条件的可以种树或者培养绿植……....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积少成多时也会成为节能减排的活力源泉。当绿色低碳生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肯定可以实现。
【寄语】同学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你有我,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知识,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习惯,永远相随我们。
相信每一个同学们都拥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把个人的梦想融入祖国的梦想,把祖国的期望转化为个人攀登的力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做一个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当我们一个个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那时候,我们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建设美丽中国,我,绽放了自己最美丽的光芒!


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管理与工程技术中心葛峰研究员发言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习惯,真正成为在建设美丽祖国征途上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