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探索之如何成为理想自我”艺术体验团体辅导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9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张杜娟

202012月16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艺术体验之如何成为理想自我” 团体心理辅导顺利开展,高二(9)班全体学生参与了本次团体辅导。

活动伊始,团体带领者张杜娟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being和doing,即“我做”和“我在”,我们大部分人都惯用“我做”的思维模式,做一件事要么是为了得到奖赏,要么是不做会受到惩罚,使得我们一直忙忙碌碌,却好像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将“我做”转化成“我在”的模式,即“无为而无不为”,好像什么都没做,但是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所做的事自然是正确的事。通过这一环节,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好地参与下一环节。

接下来,每位同学拿到四张白纸和一些彩笔,张老师引导大家先画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第三张纸画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过渡状态,最后一张纸画出现实自我和过渡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将四张纸连成一条时间线。在画的同时,写下每一个场景下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都陷入了思考,尤其是在画最后一张的时候,多数同学都感觉很困难,这也反映了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出改变。

点击查看原图

 

随后,张老师让同学们记住最后画的场景和写下的字,闭上眼睛进行正念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引导同学们放松身心,并逐步想象刚刚画下的场景,再做出想象画面中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感受这种“我在”的状态。最后,张老师指导同学们:你可以成为你的理想自我,一点点练习,从doing到being,你会发现成为理想自我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祝福大家用这种温暖、放松的感觉,一天天,在理想自我的状态里,无为而无不为。

活动接近尾声,团辅室里气氛轻松愉悦,同学们若有所思。对于这本次团辅活动,有同学表示:“在对比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时候感到很震惊,甚至有想哭的冲动,感觉现在的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好,之后要做出改变;感觉很有意思,很神奇,很放松,希望之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多次团体心理辅导,涵盖了学习动力、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人格探索等多个主题,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未来我们将会拓展更多有趣有用的团体辅导活动,让更多同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