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龙婷婷

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二(7)班一位是沈俊澄同学。沈俊澄同学任副班长兼物理课代表,多次荣获黑马奖、优胜奖、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荣誉称号。他幽默风趣,与同学友好相处;他严谨认真,对未知事物总抱有一颗好奇心,他知道生活的意义在于对未知世界的无穷探索,在于不断增加更多的知识。希望沈俊澄同学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另一位是徐艺珊同学。徐艺珊同学任宣传委员兼物理课代表。她正直、上进、乐观,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积极想办法解决,绝不轻易退缩;当身边的同学有需要时,她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人。作为班级的宣传委员,每一次黑板报的布置她都尽心尽力完成,为班级赢得荣誉。希望徐艺珊同学保持着积极奋进的状态,精益求精,稳步前进。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近年来,中国“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飞跃与突破,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作为初中生的我们,面对浩瀚星空,会有哪些畅想和行动呢?下面请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江晖同学来说说他的想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三(4)班的江晖。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今天是4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以此纪念19704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么?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从1956年开始研制火箭,到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1975年发射第一颗回收卫星;从1999年实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到2003年成功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从2007年实现首次月球探测,到2019年实现首次月球背面着陆;从2020年实现首次火星探测,到2021年实现首次火星着陆和巡视。20214月在轨组装建造了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20216月在轨交会对接了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并送上了三名航天员。中国航天人用智慧和勇气,展现了中国在空间站建造、空间运输、空间探索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同学们,我在查阅资料写这篇演讲稿时,内心激动而澎湃,当阅读伟大的中国航天人事迹时更是深受震撼。钱学森、黄纬禄、邓稼先等科学家,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者;杨利伟、景海鹏、刘洋等航天员,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者和见证者;王建平、李宏、李国强等工程师,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作者,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支撑者和保障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为祖国和人民谱写了壮丽的赞歌。

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挑战,作为一名初三学生,我对航天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并且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到航天事业中去,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正以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实现这个梦想: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基础。航天事业是科技密集型的事业,需要掌握扎实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以及英语等外语能力。第二,广泛涉猎航天相关知识,开阔视野。航天事业是综合性的事业,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我要通过阅读书籍、杂志、网络等途径,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最新动态、前沿技术等内容,增强自己的航天意识和素养。第三,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奋斗。航天事业是梦想成真的事业,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我要以钱学森、杨利伟等航天英雄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卓越。

 同学们,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在如同浩瀚海洋的宇宙中,是靠先进的科技前行;在生活中,则要积极观察,善于思考,主动把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用实践验证,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航天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的6月就是我们初三全体同学人生重要的转折,也是实现我的航天梦的重要一步,我愿与大家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IMG_0831.jpg

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江晖同学发言



同学们,我们仰望和向往的星空辽阔而深遂、庄严而圣洁、自由而宁静,我们的心中也有着美好的梦想。让我们为了心中那美好的梦想,发扬航天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智慧和勇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奋斗和汗水,为祖国和人民书写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