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牢记历史 勇于担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龙婷婷

光荣升旗手


他们均来自初二(2)班。一位是侯雨辰同学侯雨辰同学是一个勤勉刻苦,温暖而阳光的女孩曾获得优胜之星、进步之星三好学生。她喜欢绘画,写作,获得语文报杯作文竞赛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苏轼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希望侯雨辰同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脚踏实地,矢志不渝。

另一位是刘馨怡同学刘馨怡同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胜之星等荣誉。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积极协调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维护班级和谐稳定组织同学们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展现了较强的组织力与领导力。她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刘馨怡同一定会继续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学校、为班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IMG_20231211_122551.jpg


C512A1204F8B4AAECFC50F79C6270808.jpg


 老师们,同学们本周三,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以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以及所有被侵华日军虐杀的死难同胞。今天请江东门纪念馆倪曦敏老师带我们一起回顾历史、铭记历史。



牢记历史 勇于担当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受邀来到中华中学给大家作牢记历史,勇于担当国旗下讲话,大家知道再过两天就是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今年恰好是公祭日设立的第十个年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为了不忘过去。86年前的12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血腥暴行。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仅仅是南京城的伤痕,也是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侵略者的枪声虽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南京城下不绝的哀嚎虽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仍就触目惊心……

在这段腥风血雨的历史里,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担当和民族大义。1937年11月底,日军进逼南京。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守城将士誓死抗敌129,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光华门发起疯狂而猛烈的进攻,作为守城的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亲率部队沉着应战,接连击退日军多次进攻,而他全身多处受伤,浑身上下缠满了纱布部下见他伤势越来越重,几次要把他抬下阵地,但是每次都被他坚决拒绝:我是堂堂的中国军人,决不忍辱偷生而负国负民。我誓与将士们同生死,与阵地共存亡。1213日,光华门宣告失守,易安华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38岁。在悲壮的南京保卫战中,像易安华这样血洒沙场、壮烈牺牲的将领有十多位,普通士兵更是不计其数。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为了祖国的尊严,成千上万的烈士,就在一场场恶战中把鲜血洒在了南京的土地上。

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城内外大肆屠杀,手段残忍。面对日军的野蛮暴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守望相助。当年,难民收容所的管理者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是人道主义救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齐兆昌先生是当时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所长,为了拯救难民,他曾被日本兵用刺刀顶在胸前,幸亏同行的外籍同事用英语疾呼才被救下。齐兆昌之子齐康,是纪念馆一期和二期建筑工程的设计者,他分文不取设计费却殚精竭虑,他说:“30万南京人的血肉生命,值得我呕心沥血去祭奠。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此作出了庄严的审判。在中国大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浚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终通过了判处松井石根等7位甲级战犯死刑的议案。梅汝璈曾说:“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会招致未来的灾祸。”

20142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用公祭仪式的火炬,照亮历史,拂去人们心头的记忆之尘。当少数别有用心之徒试图混淆视听之时,这庄重的仪式不言而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因此,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的主题,历史的伤痕仍在时刻提醒我们,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只有勇于担当、精诚团结,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86年过去了,曾经沾染鲜血的残垣断壁之上,矗立着繁华的都市。今昔相比,更是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力就无法更好地维护和平,也不可能让国民有安全感,更谈不上捍卫国民的尊严。

梁启超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寄语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同学们,作为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当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做一个挺膺担当心怀家国的有志少年!


A6A4186E7BAF367DD817FBB0C8263393.jpg

江东门纪念馆倪曦敏老师发言


正如倪老师所说,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将自己的生命牢牢地与祖国命运相连,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我们要用理性而又高尚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