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校区】弘扬雷锋精神,争做追“锋”少年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浏览次数:次  作者:chu_rb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22班的沈润,今天的晨会由我来为大家主持。


 


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光荣升旗手:他们均来自高一10班。


 


升旗手  赵梓皓  同学

赵梓皓同学是十班的班长与体育委员。他性格开朗,学习认真,曾荣获中华之星称号;在球场上,也有着卓越的球技与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他相信,只有不肯服输,才能青春无悔,人生无憾!

升旗手  桂子涵  同学

桂子涵同学是十班的体育委员,她踏实自律,追求卓越,荣获“三好学生”“三好标兵” 等荣誉称号。她相信,奋斗是青春最好的姿态。

升旗手介绍完毕!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全体起立!


 

 

 


升国旗、唱国歌 !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请坐!

本周是“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周,雷锋精神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眼前的选择:是等待他人”还是“我来做”。文明素养在微小的缝隙里生长,真正的传承不在响亮的口号,而在于你我能把善意织进生活的针脚。不要轻视一点一滴的坚持,它们正塑造着未来社会的方向。下面有请曾荣获江苏省“最美中学生”称号,高二(9)班的王悦雅同学谈谈当代中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王悦雅同学演讲


 


各班认真收听


感谢王悦雅同学的精彩发言。青春的选择不是刹那的热血,而是持之以恒的无悔付出。当我们把善意刻进本能,让担当成为习惯,那些弯下腰、伸出手的瞬间,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觉醒。脚下有路,未来可期!

今天的晨会到此结束。

附:王悦雅同学讲稿全文

让雷锋精神住在心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每一年的三月五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周是学雷锋活动周。雷锋精神不仅是“做好事”三个字,它的内核其实是一颗种子——当你真心尊重生活、敬畏规则时,善意会自己长出来。就像一棵树不会为了被夸赞而生长,它扎根、伸展,只是因为这是它生命该有的样子。  

向雷锋学习,不是一句空话,也许我们可以先从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开始做起。守则是成长的“脚手架”其中的每一条,都不是要捆住我们的手脚,而是在教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为什么要求“举止文明”?因为粗鲁的言语像钉子,就算拔出来,痕迹永远留在别人心里;  为什么强调“爱护公物”?因为我们对待物品的态度,折射的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为什么提倡“助人为乐”?因为人类本是社会性动物,温暖他人其实是在完整自己……这些理解,正是雷锋精神中“奉献”“奋斗”“热爱”的起点。

我们应做到真正的纯粹:不问值不值,只问该不该 雷锋最珍贵的地方,不是他做了多少件好事,而是他始终相信:真正的文明不是表演,是骨子里的教养。他从没想过会被写进课本,也没计算过能换多少赞美。这份纯粹,才是我们今天该学的——做好事不是为了被看见,而是因为“这样做才对”。善良就像呼吸,健康的人从不会刻意关注自己怎么呼吸。当我们开始纠结“这么做有没有好处”时,反而说明心里的那盏灯有点暗了。  

聪明与智慧的距离,隔着一条良心的河。当你捡起垃圾时,守护的是自己的尊严; 当你对保洁阿姨说“辛苦”时,修炼的是自己的胸怀; 当你在网络空间忍住恶语相向时,守住的是灵魂的干净。  所有看似“给别人”的善意,最终都会变成照亮自己的光。                        

让文明成为“肌肉记忆”把文明变成下意识的反应:  在听到国歌驻足时,不需要思考“该不该停”; 在遇见老师问好时,不需要纠结“周围有没有人”;在伸手帮助他人时,不需要衡量“会不会吃亏”这种状态就像是肌肉记忆,关键时刻根本不用想动作,身体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最后,愿我们都心里住着雷锋,温暖别人不需要理由从小事做起,让你的善意照亮更广阔的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