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述
【学校概况】
中华中学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自1899年英籍加拿大人麦克•马林创办“基督中学”开始,历经爱群中学、育群中学、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南京市东方红中学、南京市中华中学,学校几易校址、数更校名,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近现代教育的伟大历史进程。
中华中学早在1953年就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江苏省重点中学,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2016年、2022年均顺利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评。2011年,中华中学高中部整体搬迁至建邺区兴隆大街208号,2022年,经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雨花台区建设,中华中学高中部雨花校区正式启用,雨花校区位于雨花台区育德路28号。自此,中华中学高中部一校两址、一体化办学。中华中学国际部2022年正式招生,学生在雨花校区就读。近年来,中华中学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外辐射:2023年,中华中学浦口教育集团正式招生;2024年,中华中学附属雨花初级中学正式招生。学校形成了拥有中华中学高中部、中华中学初中部、中华中学国际部、中华中学附属雨花初级中学、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中华中学浦口城南初级中学、中华中学浦口雨山初级中学、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中华中学浦口雨山小学等学校组成的中华中学教育集团。
【办学规模】
学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被广大市民誉为“最美校园”,是南京市“园林式校园”。
高中部兴隆校区占地100亩,3栋教学楼可容纳60个教学班级;两层食堂可供2000人同时就餐;280间宿舍可供1400人住宿,独立卫浴,干湿分离。标准塑胶田径场、大型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辅助用房完备,充分满足学生文体和科技活动的需要。
雨花校区占地200亩,3栋教学楼可容纳60个教学班级;两层食堂可供2000人同时就餐;宿舍四人一间,独立卫浴,干湿分离。雨花校区还拥有一座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阅读(Reading)、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为一体的综合性STREAM中心;一个专业剧场设计的两层大礼堂,可容纳1500余人活动,可进行专业级别演出。校园内运动场、体育馆、训练馆,皆满足国际比赛要求。校园内劳劳亭公园水美亭美,湖中还有两只黑天鹅自在游弋。
【师资力量】
中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学生、家长、同行及社会普遍给予较高的赞誉度。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学科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截止2025年4月,学校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正高级教师11人。入选省级及以上人才培养工程教师总数达19人,其中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4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领航名师培养对象2人。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4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4人(学科28人、德育6人),覆盖了学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十一门学科,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49人(学科44人,德育6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对象7人。各学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能力强,带动并引领了教研组的良性发展。
【发展理念】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抱朴求真,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卓越的时代先锋”为育人目标,引领全体中华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勇于担负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涵养丰沛的生命力、坚韧的道德力、圆融的思辨力、蓬勃的创造力,把学校办成新时代创新人才生长的摇篮、育人方式变革的先锋、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典范。学校以“读书明理、做人成才”为校训,校风优良,在学风、教风上形成了中华特色。经过长期的积淀,“敬德修业,博物明理”的学校精神已经形成,教学质量“高位、稳定”,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近年荣誉】
学校是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学校,截止目前,已连续7年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突出贡献奖”。2023年,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学校。
2018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南京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窗口学校”、“南京市学校安全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市级示范校”。同年,学校成功入选“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2023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获批为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首批成员理事单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南京市文明单位,获评师德先进集体。
学校有江苏省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课程基地、江苏省“生命•生活•生态”课程基地、江苏省普通高中哲学课程基、地江苏省首批“e学习”试点学校。学校是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市智能体育课程基地、市“星光基地”学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市科技创新特色示范项目评估验收、南京市第一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建设评估验收,被评为“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021年3月,学校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顺利结题。2021年,学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是获得特等奖的40所单位中唯一一所南京市中学。2022年,学校教学成果“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学校。2017年,通过市德育基地示范校的中期考核评估。2021年,被评为首批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基于中学生视角的信仰教育实践》项目在2021年第五届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中被评为创新奖一等奖。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基地校。2024年,《德育课程引领下的家校社“1+N”共育策略与实践》项目在第六届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中被评为创新奖一等奖。我校专家主编的《写给青少年的哲学书》入选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高考成绩】
近年来,学校高考持续丰收,高考成绩稳居南京市前列,推进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中华中学更是连续七年获得“突出贡献奖”,2024年作为市直属学校唯一代表向全市介绍经验,教学质量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市教育局2023-2024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中,中华中学囊括了涉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所有奖项。
2020年高考,我校一本达线率、高分总人数均创新高,高分省排名取得历史性的巨大突破。本届普通类(不含艺体)参考人数529人,一本硬达线483人,达线率91.3%。本科达线率继续保持100%。全校400分以上20人,390分以上86人。在三年前中招全市前2000名仅有9人的情况下,今年高考预计约160人进入南京市前2000名。第四届华星班成绩创历史新高,理科华星班均分392.7分,超省一本线45.7分;文科华星班均分384.6分,超省一本线41.6分,本届华星班预计985高校录取率都将超过70%。文科华星班叶*桐同学(总分418,选修A+、A),全省综合排名22,已确定稳超清华北大分数线。理科华星班陈*同学(总分423,选修A+、A),全省综合排名83,也有望达到清华北大分数线。此外有一批同学已被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华师大、北舞、上戏预录取。李*同学以专业加试全国第二的成绩被舞蹈类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录取。袁*瀚同学被空军招飞录取。
2021届高三在新高考首年创造新辉煌,不仅重点本科、本科达线人数再创新高,在优生培养上也取得重大突破,2名学生徐*、徐*瑞被清华大学录取。
2022届高三保持了高考成绩不断攀升的态势。1名同学尚*衿被北京大学录取。56名同学录取南京师范大学,录取人数为“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南师大校长亲临学校为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2023届高三,1名同学录取中国科学院大学,2名同学录取复旦大学,10名同学录取南京大学,南师大、南信大录取人数分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我校收获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录取喜报。
2024届高三C9院校录取持续高位推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录取均进入10+时代,南邮录取全省第一,南师大录取全省第二,河海、南航、南医大等录取情况均为全市第一。985共录取121人,占比16.2%;211及以上录取362人,占比48.5%;双一流及以上录取501人,占比67.2%;几乎全员达到一本分数线,一本达线率99.1%。
【学校特色】
“思维教育”
中华中学的“思维教育”首开国内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先河。自2013年以来,学校不断探索,将思维教育引入高中学科教学,基于学生提问、基于观点碰撞、基于理由充足、基于心灵开放。思维教育旨在指导学生在质疑中选准角度,在追问中获得深度,在辩驳中形成气度,努力使写作成为师生相互支持、共同攀升的精神历程。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成为南京市本世纪以来仅有的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的两所中学之一,也是南京市唯一一所能在历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五年规划首批次课题中立项的中学。2018年,我校与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实现战略合作,并成立中华中学“教师发展学院”,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2019年2月,我校开始打造思维探索科创特色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2021年,学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是获得特等奖的40所单位中唯一的南京市中学。2022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承办第六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
新课程、新高考对高中生思维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跟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的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信息意识、问题解决等6大方面。《中国高考报告(2019)》明确提出:“准确把握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也就准确把握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
批判性思维不仅对学习和应试至关重要,它还是求真的利器,是创新的基础,是纠正盲从或封闭的良方,是独立思考和决策的前提,是个人高品质生活和工作的保证,是每一个现代公民的必备技能。
学校重视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学科融合度。2017年学校首开批判性思维校本必修课并致力于将思维培养与学科教学融合。2019年成功申报全省首家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该基地为江苏省唯一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课程基地。学校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在基础教育阶段面向高中生开设专门的逻辑课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中学,中华学子受益于学校的思维教育,进一步提升了认知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的适应力。
“家园式”都市寄宿制学校
学校兴隆校区和雨花校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住校服务和生活教育。学校为住校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4人一间的宿舍,24小时的教师陪伴,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住校让学生的生活方式、成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校的“都市寄宿制”致力于构建一种“都市-田园”的教育和生长环境,在教会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同伴相处能力,让学生在宁静、现代的生活环境中和多维的师生关系中,获得畅游广阔知识海洋与思想殿堂的心性和力量。目前学校的寄宿制品牌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口碑良好。
“智慧校园”
202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中华中学长期致力于信息化辅助教学的研究,近几年陆续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江苏省示范校园网”“南京市中学生信息技术活动基地”“南京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创办多年的“华星电视台”曾获全国百佳电视台,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全国金奖,多名学子被中传,北电,中戏,南大等顶尖名校录取。学校受到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活动表彰。
2020年,专著《基于智慧校园的中学课堂教学探索》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多年以来,学校数字化校园及e学习方式的研究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数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发生了转变。
“多元发展”
学校创设“教、体、艺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通道。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首批“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啦啦操后备人才基地”“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被评为“江苏省乒乓球青少年培训基地”“江苏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首批“青奥示范学校”“阳光体育学校”、南京市“体育、美育”浸润课程基地立项学校和项目培育牵头学校。学校有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网球、乒乓球等多个高水平特色体育项目,培养出多名健将级、一级运动员的同时,也有多名运动员被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多所985、211大学录取。
我校舞蹈团自2006年成立,2007年被南京市教育局命名为“南京市中学生舞蹈团”。现为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江苏省高水平中学生舞蹈团。舞蹈团有着十多年的历史积淀,自成立以来,以特色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以舞蹈育人特色,全面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华中学舞蹈团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肯定,多次获得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多年来,学校鼓励学生多元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升学路径,先后培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导员张*丰、2017砂板乒乓球世锦赛冠军严*豪、2022年冬奥会入场式引导员李*等多位优秀学子。
“华星班”“卓越班”品牌
2014年,中华中学为优秀学生打造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学校和省内顶尖名校合作开办“华星班”,从教案、教学进度到试卷、评分标准都与名校的顶尖级班级同步。教师定期开展互访学习,学生定期组织参观交流。“华星班”成为了中华优生培养的品牌。
2017年高考,首届华星班闪亮登场,一本率100%,最高分404分,390分以上4人。2018届“华星班”小高考4A率48.9%,人均加分3.77分。高考时,2018届华星班44位同学中,390分以上8人,全班均分为378.5分,一本率继续保持100%。中华中学打造华星班之初,就有长远而周密的规划: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激励他们挑战自我。2018届华星班有30余人获得学科类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进入高三之后,学校制定了更加细致的培优计划,助力尖子生冲刺名校。2019届华星班400分以上4人,395分以上19人,一本硬达线率继续保持100%。2020届华星班叶桉桐超北大分数线,陈曦达到清华大学录取标准线。2021年徐*和徐*瑞两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22年尚*衿同学被北京大学数学院录取。
2022年5月,在南京大学120周年纪念日前夕,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历史学院与我校签订协议,领衔助建“华星卓越班”,聘请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历史学院教授为中华中学“华星卓越班”的特聘教授,为该班级学生开设日常的大学先修课(具体课程方案待定)和每学期两次科普类和人文类讲座;聘请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历史学院优秀学子担任中华中学“华星卓越班”的课外辅导员,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同时南大教授走入高中校园,开设“卓越课堂”,开发“卓越课堂”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科素养;以“双高合作”形式(高中-高校院所、高中-高中)实现资源、课程共享,在知名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模拟研究、跨国交流和创新实践。整合“人工智能社团”“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形式,突出个性化学习。
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英才计划”,前置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为高校、国家输送一批优秀人才,2022年、2023年均有学生成功入选。
2023年,南京大学——中华中学“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成立,代表着国内外相关领域最顶尖、最前沿力量的知名教授们走入中华中学,成为中华学子成长路上的最强导师团。
2024年,我校和南京大学的合作再升级,我校成为南京大学“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单位。两校共建“南大卓越班”“南大先锋班”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南京大学与我校的合作日益全面、深入、紧密,共同探索‘大中衔接贯通培养’的新范式。
2025年,“创新人才培养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在中华中学挂牌成立。
“心育特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德心”结合的理念,全员化、全方位、全学科开展心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专业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自编的心理课校本教材,设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是“陶老师工作站”和“宁教授工作室”的志愿心理咨询师。每天有固定的心理咨询时间,对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每年举办心理健康建设节、开展大型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多渠道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先后荣获“南京市首批示范心理咨询室”“首批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德育创新】
我校德育工作方案完善,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高度关注“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学校创新打造了家校共育平台,成立中华中学家长导师团。“青春圆桌派”通过创意短片、情景剧、沙画等多种形式,现场讨论问题与困惑,破解亲子难题。《红色中华,家校社共育》被列为南京市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都市寄宿制高中“家长开放日”系列活动的构想与实施》被评为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一等奖。《以家校共育为指向的“云工程建设项目研究”》被列为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被评为“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和“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家校共育教师团队被评为“南京市教育系统第十四届师德先进集体”。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六大系列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养成教育、劳动节俭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和疫情必修课教育。在教育中,以晨会、团队活动、演讲、大合唱、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强调“多途径”,更重视“高质量”,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第一要素。2021至2024年,我校连续四年承担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朗诵任务并圆满完成。
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涵育“三自”品格的学生发展中心建设被评为精品项目。所谓“三自”品格,是指高中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要具备“自立、自省、自强”的人格品质。具体地说,“自立”是指个体逐渐摆脱过去依赖的人或环境,形成内在的自我力量,自己行动、自己判断、自己做主,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任,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与社会要求一致,最终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自省”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分析自我言行,理智地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不断地修正自己。“自强”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使身心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未来最高境界追寻的动机和愿望。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自立的人善于自省,自立造就自强不息的人,自省是自立之人走向最终的自我成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涵育“三自”品格的价值追求是培养有志向、勇担当、敢创造的新时代青年。学校通过聚焦学生“三自”人格品质涵育培养,不断创新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的品牌育人活动,如:创建先进家长学校、高中生生涯规划三年系列行动、打造“中华中学家长开放日”品牌、名师公益微课堂融媒体行动、唱响“青春圆桌派”品牌行动、创设208教室等,不断涵育学生“三自”品格。
学校育人经验广泛传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基于中学生视角的信仰教育实践》《德育课程引领下的家校社“1+N”共育策略与实践》获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新时代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被列入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被评为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和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经常接待海内外中学来访,获得同行们的一致称赞。
【学科竞赛】
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累计超2000人次。2023-2024学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一147人次,国二288人次,国三298人次,获省一等奖818人次,省二等奖435人次,省三等奖224人次。2024年,翟*昊同学在全国信息学奥赛中获国家一等奖,入选省集训队,提前被北京大学录取。2024年,学校被指定为南京市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基地校,面向全市学生开展生物竞赛培训。
百年名校南京市中华中学已经开启更为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