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桃李满天下,有的学生成为国家顶尖科学人才,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心系中华,感染儿孙们也走进了中华校园……今年10月3日,南京市中华中学即将迎来120周岁生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特开设【爱我中华】专栏,邀请广大中华校友分享与母校的“独家记忆”。已年满80岁的老教师朱凤兰,谈起自己在中华中学的任教生涯,感触良多。
通讯员 涂珊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周欣 李晨
课堂上,朱凤兰老师与学生互动
80岁老班主任精神好,期待与学生们为校庆生
“我是1984年调至中华中学工作的,1996年退休。虽然只在中华工作了十多年,但是感情非常深。”朱凤兰老师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是精神很好,听到记者提起中华中学120周岁生日,她很兴奋,“我一定会去现场!学校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初中、高中都有校区,占地面积这么广,我为中华感到骄傲!”除了优美、壮观的校园,朱老师表示,还有其他的期待,“我还要去看看我的学生们哩!”
同学们在切磋化学实验
朱老师是物理老师,做过几届班主任,她告诉记者,或许是受她的影响,不少同学大学时选择了与理科相关的专业,毕业后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有一名同学叫黄如,是87届的一名女生,在2015年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有的同学虽然当时成绩不太拔尖,但对于物理抱有强烈的兴趣,毕业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稳扎稳打,现在在美国一所大学的物理学院做教授;有一名同学叫曾东辉,当时经常就一道题目追着我刨根问底,非常刻苦,后来考上了北大化学系,从事科研工作。”
87届校友当选中科院院士,当年就是校风云人物
谈起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学生黄如,朱老师很激动,“她现在是北京大学信息学技术学院和微纳电子研究院这两所学院的院长,不仅成绩优异,能力也很强!”朱老师告诉记者,黄如当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每次考试成绩都稳定在全年级前两名,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80年代的教室,认真的学生
“她学习很踏实,是实验室里的常客,常常会为了一项课题和老师多次互动探讨,并自主研究。”朱老师说,除了学习以外,她还乐于助人,对同学们非常热情,“大家有不懂的题目向她询问,她会非常热情、耐心地讲解,是同学们的‘小老师’。”不仅理科很强,黄如的文字功底也很不错,“学校的活动邀请函、节日庆祝文章往往都是出自她手,她总能完成得又快又好,且毫无怨言,非常乐于为集体贡献力量,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学生秋游小憩
学校发展越来越好,老班主任为一线教师喝彩
朱凤兰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一对孙子、孙女都是中华中学校友,“中华的校风校纪这么好,我当然会鼓励他们来中华读书。”朱老师说,凡是中华的学生,不管人在哪里,身居何职,中华中学的劳动楼,三好楼,跃进楼都是他们记忆最深的地方。“我希望中华学生勤奋学习,振兴中华,把中华的传统永远传承下去!”
88年学生春游合影
“我还记得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很多同学在我们的指导下,进步飞速,获得很多省、市级大奖。”朱老师感慨地说,当时的主导思想是教师主导,夯实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校虽身处闹市,环境嘈杂,但丝毫未能影响到师生学习热情。“教研组的老师经常集体研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学生们也很配合,没有多媒体,有收录机的同学便主动将家里的收录机带来以满足大家早读英语的需求,师生还自制幻灯片以满足电化教学的需求。”
“如今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欣喜万分!”朱老师表示,学校能取得如此长足的进步,必须为奋斗在一线的中华老师们喝彩!